“熱水、火油,石木”祖大壽已經忘記了在督戰的袁崇煥,這可不是顧全上官的時候,城破了他祖家一門都得死在這寧遠了。
和張振嶽想象的不同,明軍幾乎都是縮頭縮腦的把木石朝外扔,沒辦法,建奴的弓箭實在是準的可以,剛才有個心急的明軍剛站起身來對著下麵的雲梯扔了個石頭就被三支箭射中捐軀了。這不到九米的城牆對於建奴的騎射手來說根本不是問題,他們往往一陣風般從城下呼嘯而過,手中的箭就如蝗蟲一般直撲城上,饒是有刀盾手在,還是有不少鳥銃手被流箭所傷。
戰爭和街頭火的確不同,張振嶽很快就看到大批的民夫從甬道把弓箭、木石送了上來,然後把一些傷勢比較重的抬下去,這些人來往駱驛不絕,很是熱鬧。
張振嶽眼睛眯了一下,雖然八旗不善攻城,但是他們不至於就這麼一點子本事吧!
正想著,後續的建奴就把雲梯送到了攻城車頂,每個攻城車三個雲梯齊齊的搭在城頭,下頭是三個建奴死死壓住,防止明軍把梯子推翻,其他人則順著梯子朝上爬。而一些善於攀爬的更是直接朝城頭甩了抓鉤,然後抓著勾繩就爬了上來。
明軍頓時也殺紅眼了,張振嶽瞧見明軍四五人一組,合力舉起一個鐵頭衣叉子一樣長叉對著梯子就推過去,全力以赴把靠上垛口的梯子給推倒。而一些身強膽大的則拿著大鐵錘在刀盾手的掩護下去砸那些狗子的爪手,隻要一砸平,那抓手就抓不住牆麵,上頭的建奴立刻就摔倒在了地上。
建奴很快就大批湧上了城頭,裝彈緩慢的鳥銃很快就不夠用了,吳襄大喝一聲,眾人立刻換刀,然後呼喝一聲就朝著建奴撲了過去。
城頭就隻有四米多寬,大家也不用比刀法了。明軍的戰略要多簡單就多簡單,幾個刀盾手一組對著衝上來的建奴就撲了上去,建奴還來不及揮刀就被盾牌死死的抵在了身上。其餘明軍紛紛上湧,仗著人多把建奴往垛口回推。大家手上也不閑著都拿著刀隔著盾牌朝裏頭就是一頓亂捅,捅到誰算誰。這血腥的一幕看得張振嶽、蕭嚴和宋小魯是目瞪口呆,這算什麼,就是傳說中少林寺的高手來了估計也就見光死的命了。連一貫覺得自己力大如牛,身手出眾的蕭嚴也被這戰場上殘酷的一幕震驚了。
那建奴的士兵也不甘心,拚命朝外擠,靠後的則努力爬出來跳過盾牌,成功的引發一場混亂,大家砍成一團。失敗的則直接被明軍亂刀給活剮了,張振嶽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冷兵器戰爭大家的傷亡都不會太大,就這戰鬥的效率,能殺多少人?估計大部分的陣亡都產生於追和逃之間,巨汗。。。
一個時辰之後,最後一個建奴被明軍生生的擠下了城樓,而下頭的十幾台木製攻城車也被明軍用火油燒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