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恩其看到孫承宗的目光又投向了自己,連忙道:“張振嶽安答要說的就是我要說的。”
孫承宗哈哈大笑,連說三個好字就離開了。。。
十五天後,兵部職方司派員前來點校後,宣讀了天啟皇帝的聖旨。將這七千五百人一分為三。其中三千蒙古人被編為寧遠騎兵,設參將一員,都司三員,烏恩其被任命為正三品參將,阿古拉,特穆爾,左良玉為都司,該部歸屬副總兵滿桂指揮,強調一句,時任寧遠總兵為尤世祿。之前所授都指揮使一職雖然也是正三品武官,但那是管衛所的,而參將則是軍隊內部的官職,用今天的話說烏恩其他們被劃到了野戰軍的作戰序列中去了。估計是孫承宗認為這三千蒙古人是最強戰力,斷然沒有閑置的道理。
而二千由遺民組成的漢兵則和這次逃回來的六千漢民一起被編入了寧遠衛所,歸屬於袁崇煥名下,由五品衛指揮僉事何可綱負責。至於李傑,由於救民有功,被授了個六品的千戶之職,一並去了寧遠衛所。
張振嶽這二千五百索倫兵則在孫承宗反複考慮後並沒有被劃入參將祖大壽這支遼軍名下,而是單獨成一軍,稱索倫鐵騎。張振嶽被授了個遊擊將軍,蕭嚴、宋小魯、逯恒遠、逯恒祥、逯恒章五人分任千總,各轄五百人,索倫鐵騎歸屬於副總兵魯之甲管轄。
這麼一堆任命下來,品級什麼的不要說烏恩其,蕭嚴和宋小魯都搞不明白了,他們悄悄來問張振嶽。
張振嶽笑著道:“其實明代的武官官製並不複雜,隻是分為地方部隊和野戰部隊上有所出入而已。咱們兄弟現在等於是被分到了野戰部隊了,太多的我也不清楚,這好像總兵官一職在遼東就隻有山海關總兵官馬世龍、寧遠總兵官尤世祿,不過馬世龍是總鎮總兵,咱們的尤世祿是個遊擊總兵。咱們寧遠還有二個副總兵官滿桂和魯之甲,這相當於後世的軍長、副軍長。下頭是五個參將李承先、朱梅、祖大壽、烏恩其、趙率教,相當於是後世的師長,地方上則是都指揮使。至於我這個遊擊將軍嚴格來說也是從四品的官位,相當於旅長,地方上則是指揮同知。你們幾個的千總相當於後世的團長,下頭的把總相當於後世的營長,標長就相當於連長,現在懂了吧?”
蕭嚴和宋小魯聽完之後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朝著張振嶽一陣猛搖腦袋。
張振嶽氣道:“不懂就滾蛋,我現在可不光是你們的大哥,還是你們的上官了,官大一級壓死人知道不,我現在就可以壓死你們。”
終於在這個時代捧上鐵飯碗的三兄弟打鬧在了一起。。。
而寧遠城也隨著張振嶽等人的到來,野戰部隊擴大到了二萬五千多人,地方部隊也達到了六千之數,真正的是雄兵三萬守寧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