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可是實情?”看著階下站著的軍漢,孫承宗雙目如炬的看著。
左良玉忍不住一陣顫抖,這孫督師的威勢對他一個大頭兵來說未免過強了一點。但是他不得不硬著頭皮道:“小的所言句句屬實,若有半句謊言不得好死。”
孫承宗聽到這裏勉強鬆了口氣,眼前這個漢子帶回來的消息對他而言過於震驚了。幾個丟了要塞無家可歸的斥候居然逃到了蒙古拉起了一支隊伍跟建奴幹了一仗,還殺了三百建奴,別的或許可以作假,這兩個建奴牛錄的令箭是不會有假的。更震驚的是,這夥人現在挺進到了建奴的身後,並且還發現了近萬因廣寧大戰被遺棄在那裏的大漢子民。孫承宗這會還不知道剛剛結束的東漢大戰,努爾哈赤的弟弟巴雅喇被張振嶽麾下的蕭嚴給斬殺了,不然估計他會十分興奮的跳起來。
最近一段時間他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在擠走了王在晉之後他就發現自己錯了。王在晉不走,雖然保守了點,棄關外千裏之地不顧,但是朝廷那幫子清流不敢說什麼。可王在晉被自己借山海關防務問題擠走後,他自己就被暴露在朝廷清流的炮火底下了,保守的帽子最終也扣到了自己的頭上。
原本十四萬遼軍,在自己徹查之後隻得了十一萬二千人,而且能戰者更是不足六萬,大部分來自湖廣地區的兵源每日都是無精打采,想著早點逃離。麵對這樣的軍隊,你讓孫承宗拿什麼去進攻建奴,難怪王在晉這個熟悉軍務的人居然會做出隻守山海關餘皆不問的決定。
可是現在明白了有什麼用,麵對如雪片一樣的彈劾,孫承宗這位帝師也漸漸吃不住了。如果隻是魏忠賢這一黨的禦史參劾自己還好,連東林黨自己這一邊的年輕後輩也不顧大局參與批評。他們隻看到自己坐擁十萬大軍,卻不看看這十萬大軍是否可以一戰,這真是愁死人了。
現在好了,居然冒出張振嶽這麼一支“義軍”,姑且這麼稱呼吧,更為難得的是,和皮島的毛文龍不同,這一支不但沒有割據一方要錢要餉,反而派人找到了寧遠兵備道袁崇煥要求歸建。這可是件好事,別看孫承宗麾下兵馬十一萬,真正缺的還是能作戰的士兵,邊軍糜爛至此,豈是他一人可以扭轉的。
想到這裏,孫承宗就有了主意,他又看了一眼這個左良玉,到是個長相俊朗的後生,他擺擺手道:“行了,你下去吧,晚些會有命令給你。”
等到左良玉退出去後,孫承宗才把同來的袁崇煥以及總兵馬世龍召來:“你們二位怎麼看?”
馬世龍打了個哈欠:“這事有準沒準還不一定呢?萬一是跟孫得功一樣是個詐降的貨怎麼辦?”
袁崇煥則想了想道:“馬總兵所言不無道理,但是卑職認為這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哦,元素啊,你說說看”孫承宗來了興趣,慢悠悠的坐下後喝了口茶道。
“是,這個左良玉卑職也是認識的,原本也是個千總,因為前些年鬧餉的緣故,一貶再貶,被發配到衛所擔任普通騎兵。卑職見到他後,也曾被反複問及當日情形,其中並無破綻不說,卑職還感覺到了一絲真誠,一絲對我大明江山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