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東海窩集部 (一)(2 / 2)

按照用人唯賢的原則,這個自然是要聽熊廷弼的才是,不過不好意思,熊老爺子出身不好,怎麼說了,就是不該身懷一身的才華,卻加入楚黨。這楚黨是個什麼玩意,張居正的殘餘勢力,那是東林黨的諸位正人一定要除之而後快。於是曆史上就出現了最驚人的一幕,泰昌元年八月,熊廷弼在盛京(今沈陽)擊敗了意欲奪取盛京的努爾哈赤,結果不但無功,反而被東林黨參倒,最終被革職下獄。不過這牢也沒能坐多久,因為東林黨派去接替熊廷弼的袁應泰表現不給力,一到遼東就革命熱情十足的統帥王師去跟努爾哈赤玩命,結果兵敗如山倒,把盛京輕輕鬆鬆讓給了努爾哈赤,一身正氣的袁應泰自然是自盡報效了。

東林黨沒辦法了,隻好又起用熊廷弼這個黨外人士去當遼東經略,畢竟人家在遼東是打過勝仗的。但是人家東林黨還是留了一手,同為正人的王化貞同誌被派去給熊廷弼同誌擔任副手,遼東巡撫。聽起來這也沒什麼,可後來曆史證明,做官也是要有靠山的,靠山過硬的王化貞同誌反客為主,以巡撫之職立刻把十三萬遼軍(號稱)抓在自己手裏。而他名義上的頂頭上司,王化貞留給他五千人馬,您就把山海關給我看好就行了。。

這哪裏是起用熊廷弼啊,這完全就是給王化貞找替罪羊了。王化貞雖然有膽略,但是他對後金的軍事力量估計不足,主張主動出擊,三個月內蕩平後金。現在在來看這個話,哪裏是什麼膽略,根本就是無知無畏,因為無知所以無畏。

廣寧之戰,王化貞為叛將李永芳、孫得功耍得跟個蠢豬一般,而且最可惡的是,這個所謂的正人連袁應泰都不如,不但不自殺,還連夜逃回。

這個時候,熊廷弼拿著五千人馬如何去守關外的土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下了一道引起後世諸多爭議的命令:“已晚,惟護潰民入關可耳。”

就是這道命令成了東林黨轉移責任的把柄,他們立刻把王化貞損失六萬主力的過失輕描淡寫一筆代過。而把熊廷弼下令撤軍視為丟失關外的主因,全然不過熊廷弼麾下兵馬不過五千,且多為老弱,而且還不忘強調,賊不過追擊錦州而返,熊老匹夫為了報複王化貞居然棄地而走。這簡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努爾哈赤追到錦州就不追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熊廷弼四處放火燒毀積聚,努爾哈赤再追下去亦無所得,更重要的是,整個遼西讓熊廷弼這麼一搞差不多就成無人區,不善建設且人丁不足的建奴隻能是乖乖退回遼河以東。人家是遊牧民族,對於土地的概念沒有農耕民族那麼強烈,不然張振嶽他們怎麼可能出現在建奴的背後呢?

沒關係,事實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熊廷弼又一次成了替罪羊,並且最終被砍了腦袋傳首九邊。最搞笑同時也是最無恥的事情則是,糜爛全局的正人王化貞居然屁事沒有,一直到崇禎皇帝登基了好幾年,發現東林黨確實是禍害,才重查此案,王化貞才被推出去處決了,而且並沒有被傳首九邊,也許崇禎皇帝覺得東林黨人,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