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合情合理,處處透著替兄弟們的打算,聽得烏恩其三兄弟頻頻點頭,對張振嶽這個安答愈發信任和擁護了。
“與之相反的是,北上。你看,建奴的後方地廣人稀,而且還有很多反抗建奴的部落存在,咱們如果北上,那麼就有極大的戰略回旋空間,牽製住建奴的軍事行動。我甚至可以就此大膽估計,隻要幾年的時間,我大明必然完成整頓,這小小的建奴必然全軍覆滅,屆時兄弟們就都是有功之臣,還怕未來無福可享嗎?”
烏恩其兄弟一聽立刻高舉雙手雙腳表示讚成,而蕭嚴和宋小魯則在心裏朝張振嶽豎起一個大拇指:“大哥,你還真的是天下第一大忽悠,都讓你忽悠出一支軍隊來了,就算趙家本山大叔穿越過來恐怕也隻能是甘拜下風了,聽說這老小子快被和諧了,估計要穿越也快了。”
其實還在蒙古和巴林、科爾沁等部落扯皮的時候,張振嶽就已經早早的就派出左良玉這個滿蒙百事通帶著一票人馬北上了,最近已經陸續有鴿子飛回來了。
明朝建立後,先後設立了遼東都司25衛,奴兒幹部司384衛,統轄整個東北地區。女真族分布在鬆花江以東,黑龍江下遊以西,瀕臨日本海,南界朝鮮半島的廣大地區。明初,依照分布區域,把女真族劃作三大集團,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明代女真族其實並不是曆史上的女真人,嚴格來說是一個重新組合的民族。建州衛、毛憐衛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遺民,從事農耕定居生活,種穀紡線,飲食服用,與漢族沒有多大區別。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顏部後裔,同樣也從事耕稼,他們倚山作寨,親屬聚居在一起。野人女真,又稱女真野人,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倫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風俗與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獵為生”。
而在建奴的身後,就是這樣一幫子女真野人,建奴對他們有一個統稱:“東海窩集部”,滿語的意思為“林中之人”。
如果說建奴是奴隸製社會製度在這個時代的體現的話,那麼東海窩集部就更老了,人家的社會製度還停留在氏族社會了。具體來說,任何一個人打倒一頭鹿,都會把鹿按照族中人口平分,然後一家一份送過去。張振嶽看到左良玉的表述後,立刻一拍大腿道:“尼瑪,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共產主義社會嗎?”
八千蒙古鐵騎,浩浩蕩蕩朝著遼東北部前進,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