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有事的張振嶽皺皺眉頭道:“行了,起碼咱們現在還有一條命在,多活一天都是賺的,別抱怨了。”
宋小魯這次可沒打算附和,他歎息道:“不過多活幾日罷了,遼東那地方現在是十死無生的地方,努爾哈赤那老韃子是殺完富鬼殺窮鬼,反正漢人不當包衣奴才就別想跟那活下去。說起來當初咱們的父親就要咱們去遼東避禍的,結果咱們沒去,晃蕩了一年最後還是去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命吧!”
聽宋小魯這麼一說,蕭嚴反而對遼東來了興趣:“大哥,您說那個咱們到了遼東會不會碰到大英雄袁崇煥啊?”
“二哥你又來了,袁崇煥也算英雄啊?你沒看那網上罵他的帖子,這小子是國賊漢奸,不但敗壞了遼東,還勾結滿清”原本還在感歎命運弄人的宋小魯立刻接腔了。
“放屁,那些垃圾寫出來的帖子你也信啊?你看看有哪一個罪名是禁得起推敲的。。。”蕭嚴也不甘示弱反擊道。
押運的四個公差騎在馬上,他們不需要去遙遠的遼東,這個囚車上的是那個人犯隻要送到開封即可了,屆時會有按察使司的人接管這些人犯。押運的公差大多尋思著早點辦完回去摟著媳婦睡炕頭了,所以對於囚車裏三個人犯爭論什麼他們是一點興趣都欠奉。
三人坐著囚車就這麼一路爭論到了開封,按察使司的人很快就來交接了,而大家到這裏也就沒有了代步工具,按察使司可沒有囚車押送,所有的犯人都被要求徒步前往遼東。
張振嶽他們都被上了十幾斤重的木枷,目的是防止他們逃跑,不過和他們看得傳統影視劇不通,按察使的押運人員並沒有給他們臉上刺字,也沒有給他們上腳鏈。
沒有刺字是明朝和宋朝不同,對於充軍是有有待政策的,這個政策就是免於刺字。不過不帶腳鏈並不是什麼優惠政策,而是押運人員自作主張,畢竟戴上重重的腳鐐會影響這些人犯行進速度的。而這充軍和流放不同,一旦延誤了時辰,保不齊前方的那些丘八就會借機發作押運人員,所以這腳鏈就免了,算是一個很人性化的潛規則了。。。
張振嶽他們三人被編入了一支二百多人的隊伍,然後隨便喝了點稀飯就被勒令上路往北前行了。張振嶽仔細觀察了一下,這支二百多人的隊伍大多是青壯,而押運的隊伍也很嚴格,五十多個穿號衣的正規軍人負責押運,其中還有七八個軍官模樣的人騎在馬上不時來回巡視。
看到如此嚴格的監管,張振嶽不由的歎了一口氣,這種奇怪下想逃跑幾乎沒有可能,看樣子去遼東真的是自己的宿命,隻是自己真的很想唐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