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頭號牙商(一)(1 / 2)

明代,居於買賣人雙方之間,從中撮合,以獲取傭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儈。

在西周時期,這種中介人稱為質人,到了西漢就稱作駔儈,最後唐朝以後才叫牙人。

明清時期,隨著商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牙商人數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工會,稱為牙行。清代著名的廣東十三行,就是指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還要與來華洋商打交道,從貨物買賣到日常起居,事無巨細,都必須通過十三行。不過,這裏的牙行數目並不固定,時有增減,所以廣東十三行隻是最興盛的十三家。

不過張振嶽的思路顯然是要在牙人這個基礎上超前發展了,他不單單是要做一個牙人,而且是一個打破傳統行業和傳統定義的牙人。按照他的設想,一旦成功,接下來在南陽府這個地頭,對於蔬菜水果茶葉以及一切土特產銷售者來說,他就是最大的貨源和供應商。而對於這些農產品生產者來說他也將成為最大的采購商。而和牙人不同,張振嶽不會考慮抽取傭金,他會直接介入到交易環節中,成為整個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現代商業專業術語來說,這就是要介入到整個供應鏈當中去啊,可這真的是三千兩可以做得起立的買賣嗎?

張振嶽很快就找到了朱聿鍵,並且通過他找到了奉承司的太監。

唐王府的奉承司的首領太監叫薛懷,世孫朱聿鍵做介紹的時候張振嶽還愣了一下。這薛懷的諧音不就是學壞嗎?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好名字。不過重要嗎?不重要,張振嶽是來求人的,客客氣氣是基本。

不過這位首領太監貌似比他還客氣,一聽說有銀子收立時就把張振嶽當了財神爺,客客氣氣的端茶遞水送毛巾。等到張振嶽把事情一說,這位薛公公更是心花怒放。

其實奉承司的首領太監再不濟也不至於這麼見錢眼開,下頭畢竟還管著幾十號宦官以及王府內外諸事,怎麼說在唐王勢力範圍內那也都是有頭有臉的存在。

可保不齊凡事總有個例外,唐王府如今就是個例外,因為唐王極度寵信江氏的緣故,這府內的大權自然就被牢牢抓在江氏手裏。如此一來,奉承司就真的隻是負責端茶送水外加愛國衛生運動這兩件差事了。權力和收入在任何時代都是劃等號的,所以奉承司現在根本就是個清水衙門,清的連個泡都冒不起。

現在好了,有人送錢上門了,要租目前唯一在奉承司管轄下的校武場,每年租金居然足足二百兩,而且一租二十年,更為重要的隻要租賃完成,自己另外還有一份一百兩的紅包。我們的薛公公實在是窮怕了,遇見錢就樂壞了,而且這校武場薛公公是去過的,荒廢的根本不成樣兒了,就這麼個荒廢的地方,如果現在能變錢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出於一貫的謹慎,他還是很小心的問道:“這位公子爺,照理說這事有世孫爺擔保,老奴沒什麼不同意的,不過老奴出於好奇還是想問一問,您租這個場子是做個什麼用途,將來萬一王爺問起老奴來,老奴也好有個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