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2 / 2)

萬事開頭難,所以在開業這天張振嶽是下了許多功夫的,他先是通過乞丐、街邊耍鬧的孩子用口口相傳的方式把“三義”百貨棧開業,物美價廉的消息給傳了出去,張振嶽還玩了一個小套路,就是在三月十五日這天,百貨棧免費給每位光臨三義百貨棧的顧客提供早餐一份,米麵、米粥、豆腐花免費送,特別注明一人一份,送完為止。

此外還特別邀請李知縣為百貨棧的招牌題字,邀請章驛丞前來剪彩,當然,這些都是要把銀子送出去才能辦到的。

從裝修到采買,二百多兩銀子就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了,以至於不少貨品都是以賒賬的方式擺進來的。

不過開業這天,三義百貨棧就在這小小的襄城縣打出了名頭。這一天,幾乎大半個縣城的人都湧了過來,有看熱鬧的,有嚐鮮的,有圖便宜的,反正這小小的三義百貨是立時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而且客人的反應非常不錯,都說這地方好,吃的玩的用的應有盡有,便利的很。

第一天下來,負責管賬的宋小魯就屁顛屁顛的過來報告道:“大哥,大哥,咱們發達了,第一天下來,咱們光是銷售額就達到了六百兩,毛利差不多七八十兩。幸好你早就安排了補貨,不然明個開張都不知道該拿什麼出來繼續做這個買賣了。。。”

張振嶽謙虛的擺擺手:“別得意,咱們不過是從後世借鑒了些許經營罷了,做成功不稀奇,做不成反而不正常,大家繼續用心,日子肯定會慢慢好起來。”

此後整個三義百貨棧一天的銷售額穩定在每日三百兩作用,毛利則在三四十兩。這是個什麼概念了,整個襄城最賺錢的地方據說是醉仙樓和城北王記當鋪差不多是日進鬥金了。不到二十天,張振嶽他們就成功實現回本了,而襄城大街許多檔口的生意也因此少了一大半。

張振嶽是懂事的,他主動找到了李知縣,表示從即日起,每月給縣衙交銀三百兩,以彌補縣衙的損失。李知縣在本地已經當了七年多知縣了,既然張振嶽這麼懂味道,他自然也就不好再拿這個事情說事了。而且往常是衙役們從街麵搜刮,然後交銀子給自己,這裏頭上下其手後到自己手頭也不過七八十兩,現在好了,銀子繞過衙役直接到自己手頭了。讀過聖賢書的李知縣幹脆來個名利兼收,下令從即日起免去對縣城主道小攤販各種捐稅的征收,衙役們的薪水由自己直接發下去。這下兩頭都保住了,隻是苦了中間的衙役們,丟了撈錢機會收入銳減的衙役們自然是把三義百貨棧恨得牙癢癢了。不過沒關係,很快他們也拿到了我們張老板給的好處費,雖然比起自己之前少了些許,但是這錢拿的踏實,起碼不擔心再被鄉親們戳脊梁骨了,於是這些衙役們也就樂得再說什麼了。

一晃三個月過去了,除開給縣裏的三百兩,給驛站章驛丞追加的每月二十兩的好處費,以及驛站自身的開支分紅外,張振嶽他們三兄弟每月差不多一百五十兩到二百兩銀子入手是沒問題的。

於是用蕭嚴的話說就是:“哎呀、媽呀,大哥,我們發了,這次是真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