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4年1—6期總目錄(1 / 3)

2014年1—6期總目錄

藝術教育研究

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聯盟首屆學術會議專欄

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聯盟首屆學術會議總數/盧世主 張琪佳(2014.4)

藝術學科的實證研究範式/李菊紅 呂修芝(2014.4)

中國藝術學科研究生教育應樹立課程投資觀/楊夢婉(2014.4)

論美術教育哲學視野下“美術教育實踐”的概念/薛 琳(2014.4)

“研一”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應該守候的六個關鍵詞/柴天磊(2014.4)

藝術理論

“藝術教育社會學”成為學的思考/粱 玖(2014.1)

3世紀至7世紀的波斯建築藝術/沈愛鳳(2014.1)

漢唐文化與藝術理論/童 強(2014.1)

幸福主義設計:以環境設計為例的一種新的國際設計藝術風格/孫儀先(2014.1)

蘇州園林與手卷畫/董 波 周 禮(2014.1)

——為藝術的非公共性辯護

舞蹈民族誌:舞蹈文化研究的方法論探討/王陽文(2014.1)

波德萊爾美學體與轉折時期的法國藝術/馬玲玲(2014.1)

和而不同的中西繪畫/戴毅強(2014.1)

現代是西方的嗎?/李 勇(2014.2)

——印象派繪畫的跨文化屬性

都市景觀與遊客凝視/崇秀全(2014.2)

——當代開羅城市問題攝影

曆史、意象與身體/鄭露蕎(2014.2)

——城市美學的三個維度

對三聯畫的形式溯源/何 茜(2014.2)

——兼論西方基督教繪畫的古老根基

西方現代繪畫中的自由因素解讀/李為民(2014.2)

——以立體主義、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為例

“群像”的意義/劉柒否(2014.3)

——筇竹寺五百羅漢像的考察研究之一

對城市公共雕塑的再認識/李彙龍 邵曉鋒(2014.3)

書寫後改革時期中國電影的新影評/唐建軍(2014.4)

圖像時代文學審美空間的轉變/鮑士將(2014.4)

商業電影與“影像解放”的辯證法/傅 庶 徐 勇(2014.4)

讓書法的歸書法,繪畫的歸繪畫/郭勇健(2014.5)

——論中國畫筆墨的終結

漢代畫像石墓起源問題的再思考/李 晨(2014.5)

中國傳統審美主體性蘊含及其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意義/郝文傑(2014.5)

元代戲劇若幹問題考/黎國韜(2014.5)

理查·謝克納的環境戲劇理論對藝術教育的啟示/劉昌奇(2014.5)

中式空間營造藝術的互通/楊 曦(2014.5)

藝術的陰謀/[法國]鮑德裏亞著 萬書元譯(2014.6)

求真、求實與思、史、詩之貫通/汪餘禮(2014.6)

——略談戲劇研究的理念與方法

政治、社會和工業的辯證肖像/崇秀全(2014.6)

——當代北非紀實攝影

非現實題材電影的現代性追求/馬 珂(2014.6)

清代學者之於“笛上三調”、“清商三調”研究/成 軍(2014.6)

視點·關注

北歐戲劇國際研討會專題[四篇](2014.1)

北歐戲劇國際研討會會議綜述/高 晶 邱佳岺(2014.1)

從卡巴萊戲劇法到新型戲劇文本/克努特·奧維·安提茲(文) 袁朝雲 張欣欣(譯)(2014.1)

——成為戲劇工作者的戲劇家

當代挪威女易卜生:西西莉·魯維德/鄧芸捷 邱佳岺(2014.1)

關於《奧地利》/(挪威)西西莉·魯維德(文) 邱佳岺 張瑩瑩(編譯)(2014.1)

影視長廊

以父之名/徐 桃 張小瑩(2014.1)

——論《霧中風景》中父親意象的能指作用

“香港夢”和中國大陸的文化想象/徐 勇 傅 庶(2014.1)

——論1997年前後電影中香港敘述的變遷

“後現代愛情”與當代資本階層的自我鏡像/王曉平(2014.1)

——《廬山戀2010》的體裁特征與敘述邏輯

《黃土地》音樂符碼的敘事動力/ 陳德誌(2014.1)

“荒島”電影情節中個體精神的懷疑與救贖/張 燕(2014.2)

——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為例

《大明劫》:追憶中的曆史質感/範 舟(2014.2)

政治性悲劇與現代化悲歌/金 虎(2014.2)

——《霸王別姬》與《悲歌一曲》比較談

論讓-皮埃爾·熱內前期電影中的父權隱喻/趙 軒(2014.2)

崛起的亞洲鏡像——亞洲電影評論專題[五篇](2014.3)

電影現代性的撬動力/周安華(2014.3)

——亞洲新電影的曆史身份

《天注定》:精英視角下的當代社會矛盾/王曉平(2014.3)

金基德電影的畫與詩/陳 曉(2014.3)

——一種藝術美學視角的觀察

例外情形的如何言說/侯 凱(2014.3)

——電影《左右》中的敘事倫理及其訴求

《無人區》:舊瓶裝新酒/劉昌奇(2014.3)

——從類型片的角度看寧浩的變與不變

“成功真的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任 眾(2014.3)

——對話波蘭著名導演克裏斯多夫·紮努西

微時代的電影形態/劉 楊(2014.3)

——微電影藝術形式的理論思考

當代英劇美劇研究專題[三篇](2014.4)

故事與影像:重塑與突破/尚 豔(2014.4)

——英劇《神探夏洛克》的分析

情景喜劇的豐富意味性/廖向璞(2014.4)

——美劇《老友記》解讀

《紙牌屋》的啟示/馮麗君(2014.4)

人歸來,魂不在/張文諾 梁東雲(2014.4)

——評電影《歸來》

《冰雪奇緣》:冰與火的雙生花/範 舟(2014.4)

當代英劇美劇研究專題[三篇](2014.5)

談英劇《神探夏洛克》的敘事時空/陳 曉(2014.5)

驚險與溫情並存/馮 簫(2014.5)

——論美劇《尼基塔》的敘事節奏美

遜色於“主婦”的“女傭”/範 舟(2014.5)

——淺析美劇《蛇蠍女傭》的不足

新“人民美學”與“權利突圍”:賈樟柯電影《天注定》的視覺政治/尹 興(2014.5)

商業片外殼,文藝片靈魂/張 娟(2014.5)

——《白日焰火》的藝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