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作者所想到的計策其實就是根據剛才的情況而思考的結晶,也就是每次作者的劍與李道長的劍碰撞時,作者都要被彈出去。

既然如此,假如作者和李道長同時用盡自己的全力,讓兩人手中的劍相互撞擊,甚至達到或超出極限,又會如何呢?或許反而會因為地球是圓的原理,作者被彈了出去以後,卻又繞著地球轉了一圈,接著跑到了李道長的身後,豈不就可以趁李道長不備將其撞倒?

作者還未想完,李道長卻已經出手了。

本來李道長還打算和作者玩一會兒的,可是又覺得拖的時間長了,怕外人反而會笑話自己。想畢,李道長劍指右側,一路狂奔著向作者跑了過來,隻不過一不留心跑超了,反而到了作者的身後。

當李道長拔劍襲擊作者的時候,作者卻已經將身子轉了過來,同時也拔劍出鞘。

雖然隻是簡單的一個動作,但卻令眾人都呆了。

作者的速度雖然並不快,但卻仍然趕在李道長出劍之前轉過了身子,雖然也是本能地出劍擋住了李道長的劍,但卻並不像直接出劍去擋,卻更仿佛選中了李道長身上所有的位置,到底覺得還是李道長的劍作為目標最合適一般,就化被動為主動地出劍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卻是作者的從容,隻仿佛這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瞳孔也突然變大,李道長在他眼中的影子卻也突然變小了,雖然如此,卻比先前更加清晰。

李道長卻明顯有些膽怯了,因為看作者這架勢,倒好像有什麼陰謀詭計等著自己似的,若非如此,怎會這般鎮定自若?

誰都沒有想到,李道長的劍在將與作者的劍碰撞的最後一瞬間,居然被李道長又給收了回來,置於左側。

並且讓大家更沒有想到的是,作者卻趕在李道長之前先將劍給收了回來,卻又並不是收向自己的左側,居然是右刺了過去。而那個位置卻恰巧是李道長現在的劍所在的位置。

這,這怎麼可能?他的速度怎麼比自己還快?若隻有一次兩次,算是巧合的話,也還可以大致說得通,可現在卻是第三次了,難道?

李道長已經不敢多想,趕緊將劍揚了起來去擋。

可是依然沒有聽到劍響,因為李道長的劍居然落了空,在趕往前方的過程中,作者再一次未卜先知地先收回了自己的劍,並側移到了一旁。

雖然隻是幾次來回地拔劍收劍,也並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地碰撞,但誰都看得出來,李道長總是輸了一籌。

眾人也覺得奇怪,這作者剛才與馬幫主的比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其功夫簡直要比做錯事的孩子的腦袋還要低上一些,可是現在在與武當掌門李道長的比武中,其招式層出不窮,耍起劍來簡直遊刃有餘,豈非怪哉?

作者心裏麵卻最清楚,自己雖然功夫確實不如李道長,但他也看準了李道長的缺點,那就是李道長的年老導致了不靈活以及墨守成規,再者李道長的確多年未曾使劍,因此拿起劍來自然就更加得感覺不順手了。而作者卻偏偏不按照常規的法子拔劍收劍,因此就給人一種李道長處於劣勢的錯覺。

“錚”地一聲劍響,作者再次出劍,向李道長刺了過去。而李道長卻還以為作者是假刺,因此並未在意,可又不知道作者的下一步是什麼怪招,因此隻拿著劍不動。故爾二人的劍第一次正式碰撞在了一起。

意料中的火花與震動,但作者與李道長卻都沒有退縮,也仍舊站在原處,隻仿佛二人的力量一正一反,起了中和作用一般化為了零。

李道長見作者這次仿佛是真刺,不像是耍弄自己,因此也認真了起來,再次使出全力揮出了第二劍。

而作者見自己的陰謀得逞,不由也暗笑了,同時也使出了自己的渾身力氣,用自己的劍迎上來了李道長已經刺過來的劍。

再次“錚”地一聲劍響,在二人未留餘力的情況下,兩人的劍再次碰撞在了一起。

所有的人都打算睜大眼睛看清楚這一精彩瞬間,可惜卻由於光芒太耀眼的緣故,卻都由於慣性而一起睜上了眼睛,好久才睜了開來。

眾人怎麼也沒有料到的是,由於巨大的衝擊力,並不是一個人被震了飛,而是作者和李道長兩個人居然都被震了飛。

但二人被震飛的方向卻居然也並不是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而竟然是同一個方向。

作者是倒退著飛出去的,因為自己的力氣本來就和李道長相差太遠,被震飛也是情理之中。

李道長卻由於作者的力量實在太小了,因此自己拿劍去刺的時候居然絲毫沒有受到阻力,所以幹脆就如鳥兒一般往前飛衝了過去,直追前方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