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眾人就又將周圍其他人檢查了一遍,可還是沒發現一個睡覺之人。

就有人上前聞了聞小孩的嘴裏麵是否有酒氣,以證明一下他剛才說的話是否是酒後所說的胡話。

縣令也勃然大怒,準備處罰這個再次撒謊的小孩,念在他是著名安徒生童話裏麵說真話的小孩,也算是個小名人,所以在處罰方麵也需要別出心裁方行。

有人就出了主意,說是讓問問這小孩他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然後將他最喜歡的玩具拿到他麵前,卻就是不讓他玩,這才能夠折磨到他,也是懲罰他的最好方法。

縣令大喜,就準備命人執行。

卻不料主人公上前突然阻止了道:“且慢。”

縣令曾多次受主人公的提點,知道主人公頗為聰明,好像比作者還略勝幾分,對他也格外看重,忙問:“副城主大人,你有何話要說?盡講無妨。”

主人公就道:“這小孩兩次說了我們中間有人在睡覺,看起來也並非虛言,可我們卻始終也找不到睡覺的人,所以就認定他撒謊。可是這裏麵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萬一這小孩真的沒撒謊,我們中間確實有人在睡覺,可是隻不過我們並沒有辦法找到這個睡覺的人,所以才誤以為小孩是在撒謊呢?”

縣令想了想,道:“副城主大人所言也有幾分道理,那依你之見……”

主人公繼續道:“因此可以先這樣認為,由於我們已經用眼睛搜索了兩遍,卻都無法找到睡覺之人,那就是說暫時依靠我們的眼睛是找不到睡覺之人的。而小孩又說了那個睡覺之人還發出鼾聲,我們何不都安靜下來,不再喧嘩,用我們的耳朵聽一聽是否真的有鼾聲呢?”

眾人依計而行,果真聽到了起伏不定的鼾聲。

尋找過去,居然鼾聲來自那個曾經裝著假馬良的麻袋。

作者、主人公等人未免有些膽戰心驚了起來,因為當初他們是將假馬良的腦袋和身體分開了的,當時腦袋是在麻袋外而身體則是裝在麻袋裏麵,後來通過假馬良的腦袋消失則自然而然地判定假馬良的身體自然也就隨之消失,而此時卻又聽見麻袋中有鼾聲,未免都有此一猜想:莫非假馬良的腦袋雖然走了,可身體還活在人世間?

這一想可不得了,別人不說,馬良與馬幫主卻就擔憂了起來,畢竟假馬良對於他們來說,始終是一個威脅。

最終還是作者的膽子大,上前將麻袋裏麵的東東給倒了出來。

果真是一個人。

眾人上前將此人的臉翻了過來,看個清楚。

眾人皆驚,其他人還好一些,唯獨馬幫主、馬良以及李道長三人的吃驚程度又讓諸位吃驚了一番。

馬幫主震驚之餘,卻還有些竅喜,得意之餘,未免有些忘形,無意中將自己最大的秘密(也就是破爛衣衫裏麵包裹的綾羅綢緞)給露了出來。隻不想眾人見馬幫主如此坦然,倒都認為丐幫如此之窮,又怎會有錢買如此貴的衣服?因此都以為他身上的綾羅綢緞是被畫出來的罷了,也都沒甚在意。

一直都擔心自己預言會成真的馬良,此時卻見預言落了空,卻並無半點失落,一直都緊繃的腦筋也終於鬆了下來,但同時也由於繃的過緊,因此在突然鬆下來的時候有些不太適應,如棉花糖一般粘了上去,好容易才彈了開來。

李道長本來隻關心徒兒李白的事,並且就打算閉上了眼睛,卻未想看到了麻袋中的人之後,眼睛突然就直了,眼球也在瞬間由圓形變成了方形,好不容易才恢複了過來,卻又本來的球狀變為了扁圓形。

原來那麻袋裏麵的人並非假馬良,卻竟然是那個被大家誤以為消失了的並且怎麼也找不到的李白。

原本裝在麻袋裏麵的假馬良消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暫時不見的李白居然突然出現在了同樣的麻袋裏麵,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也難怪眾人會如此吃驚。

李白卻仍舊在睡覺,由於是躺著睡,所以流出來的口水都由於長時間的蒸發,因此都積攢到了麻袋的上麵,卻又形成了無數個水珠,受不了重力重新落到了李白的嘴裏麵變成了口水,如此周而複始,形成了一個經典的“口水鏈”。

李道長大喜之餘,卻又考慮到周圍無數武當弟子的眼睛都在看著,因此又板起了麵孔,一邊就要拿起雞毛撣子將李白給撓醒,卻不料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才突然想到當初自己準備檢驗神來之筆是否真沉的時候,將其粘在了一名弟子的頭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