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完勝“沈陽反諜第一戰”
史海拾貝
1948年11月2日,沈陽迎來解放。與此同時,國民黨保密局的特工們潛伏了下來,準備與共產黨進行長期鬥爭。他們利用各種職業為掩護,瘋狂收集與新成立的人民政府相關的所有資料,以圖進行破壞。
保密局潛伏的人員均有極高的政治素養和豐富經驗,隨時準備為反攻的國民黨軍做內應。他們組織了四個小組留在沈陽,並將其他的隊伍分散到東北的遼陽、撫順、阜新等各城市,每一組都有自己的獨立電台。
其實,早在我軍進入沈陽之前,就已經係統地整理了國民黨相關人員和組織的資料。11月5日,沈陽市公安局選出有城市反特經驗的人員60多人,組成專門小組。進城後,根據敵情資料,反特工作很快就有收獲,包括保密局東北督導室副主任滕勉、主任秘書陳澤如、沈陽站副站長秦士賢及東北特別組少將組長呂思愆等紛紛落網。其中,“沈陽反諜第一戰”——破獲“保密局沈陽潛伏台”案尤為引人注目。
沈陽解放之初,公安人員發現一部以“QSY”為代號的電台頻繁發送信號,而且幾乎每次發報都會改變一個地點。此時,保管代號“QSB”電台的潛伏特務李冠群被抓獲,他是保密局沈陽站二台的組長。
李冠群交代,1948年10月末,沈陽潛伏組頭子劉殿庚親自找到他布置任務,之後兩人單線聯係。李冠群還交代,國民黨保密局潛伏沈陽的共有四個潛伏電台,他保管其中之一,其餘具體情況不清。專門小組認為,沈陽剛剛解放,排查極為嚴格,電台絕對不可能出城。
不久,專門小組得到線報,劉殿庚果然還在城中,正在其姑姑家避風頭。很快,劉殿庚落網。在劉殿庚的指引下,公安人員抓獲了”“QSY”電台台長白凜茹,並繳獲了電台。專門小組得知,在四個潛伏小組之外另有一個獨立的電台,台長叫趙爽,負責與南京直接聯係。不久,趙爽落網,他竟是一名中學生,年僅17歲。
在對被捕特工的審訊中,專門小組得知另外兩台電台被藏在沈陽的兩口棺材之中。專門小組迅速行動,在珠林寺中順利找到了一台,另一台卻不翼而飛。據看守的人說,早些時候,有個男人將藏有另一部電台的棺材帶走了。經過多方調查,棺材是10月30日被取走的,當時沈陽已被重重圍困,棺材應該還在城內。
於是,我方人員馬上趕到另一座能寄放棺材的寺廟——保安寺,經過細心搜索,終於找到了最後一部電台。至此,保密局在沈陽的四個潛伏小組全部被破獲,我方抓捕潛特20餘人。
(摘自《文摘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