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受到關注隻是因為長相不錯,隻是因為賣萌而已,而現在的他,在整個學校,那真的就是男神級別了。
不給別人留活路,長得跟他差不多帥的,沒他成績好,成績與他差不多好的,沒他長得帥。
長得中上,成績可以的,沒他會打扮,沒他人緣好,沒他情商高。
別人家的孩子,家長眼中的乖寶寶,傳說中的,媽媽,我去跟某某玩,晚上晚點回來,中的某某。
家長放心,老師安心。
肖西西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他從一開始隻是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罷了,什麼學霸,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都沒興趣。
誰知道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陰差陽錯,這個習慣就是這樣自然而然。
一年兩年,三年四年。
印象一旦固定了,就算故意去損壞也是沒用的。
因為別人已經習慣了,別人不會覺得你會有多壞。
等肖西西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越行越遠了。
慣性思維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不是一次兩次失敗就能夠讓人改變的。
比如一個新人,與一個成名已久的家夥。
兩人共同去應聘同一角色,明明新人表現的更好,明明新人做的更為出色,人們的慣性思維隻會覺得有貓膩。
而等這新人經過努力變為老人以後,被另外一個新人給這樣頂替的時候,人們又會覺得另外一個新人有貓膩。
這就是習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可能。
對於了解與不了解,人們總是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事情,畢竟老人臉熟一點,新人是誰呢?
習慣了嘛,都習慣了嘛,不用改啦。
各行各業在經曆了最初的奮鬥以後,總是會變得沒有鬥誌也是這樣。
新的企業為啥能夠比老的充滿活力,隻是因為還沒習慣罷了。
老師也是如此,教的久了,什麼人都見多了,那就習慣去努力管好那些成績好的嘛,那麼差生,每一屆都會有幾個,都已經習慣他們的調皮搗蛋,都已經習慣他們的不愛讀書了。
既然這樣,幹嘛還去管嘛?反正已經習慣了嘛!
也許能夠讓一兩個回心轉意,也許能讓一兩個將來成才,但是誰有那個精力嘛,萬一還是跟原來的那些孩子一樣呢?那還不如就這樣吧,反正已經習慣了。
王墨冉也習慣了,習慣了再怎麼努力也隻能考第二名,習慣了旁邊那家夥再怎麼玩也是第一名。
久而久之的,王墨冉也就覺得,第二名才是應該要去努力的結果,畢竟第一再怎樣,也不會是自己的。
習慣了每次都被打擊,也就習慣了這一切,既然知道不能夠比得上,那還不如過的輕鬆一點點。
班級裏的其他人,也習慣了,習慣班級裏的兩個妖孽分割了班級前兩名。
也習慣了他們兩個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還非要來搶才華這碗飯。
習慣,習慣,習慣這樣,習慣那樣。
在習慣這樣的生活的時候,生活也總會來點小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