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還被束縛在官渡城牆之上,不過袁紹卻沒有赦免之意。郭圖之事敗露之後,袁紹已然察覺許攸之事是曹操所為,但是事已至此,縱使是有大羅神仙來救,也難保官渡,所以袁紹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官渡城門大開,一支隊伍闖出,為首者,正是頭戴金冠玉甲的袁紹,隻見袁紹引領數千兵馬,立於城下,大喝道:“曹操何在?誰敢與我一戰?”
這個時候,曹操已然在軍中大笑不已,乃對身左之人說道:“袁紹其人,何時有這等的勇氣?”
立在曹操身左之人乃是荀彧,便答道:“怕是計耳!”
曹操“哦”了一聲,便說道:“此時此刻,他袁紹又能有什麼回天之計?”
荀彧倒是說道:“袁紹尚有三子,並未得出,恐怕此時已經從後城而出!”
“斬草不除根,必然受害,不過依照文若之看,那袁紹三子若是能逃出官渡,又會往何處去?”曹操似有所思的問道。
荀彧聽聞主公此言,倒是喜色道:“文若知道主公之意,放那袁紹三子走掉也無妨,想來想去,袁紹能夠囑托之人,怕是隻有劉景升了!”
曹操以為然:“正好借機發難荊州,這袁紹倒是給我送來一個不錯的借口!”
荀彧倒是說道:“主公欲取荊州,繼而以荊州為跳板,再圖江東,隻是眼下之時,雖然袁紹已如甕中之鱉,但是尚有左丞相高飛在,恐怕主公之料想,並不會太如意!”
曹操哈哈笑道:“有高飛作對手,我曹孟德倒是鬥誌昂揚!”
說話之間,曹操便喝道:“既然袁紹已經出城來戰,何人敢為將,生擒袁紹其人?”
殺雞焉用牛刀,帳下倒是有一個校尉自薦道:“某願意領命,生擒袁紹!”
曹操視之,乃是雍州人龐德,字令明,素來勇武,尤其善於馬戰,曾經在軍中意欲與馬超在馬上較量一番,但是馬超以同軍不敵為由,婉言拒絕!
曹操喝道:“龐德領命,若能生擒袁紹,賜為將軍!”
龐德肅言道:“領命!”隨即便轉身而出,調譴一隊軍馬直奔官渡城下。
袁紹見得來人乃是無名之將,便怒喝道:“曹阿瞞未免小看我,看我不誅殺此人,為我袁家正名!”
龐德立於馬上,大笑道:“昔年晏子使楚,今我龐德殺袁紹,量你此等角色,有我一人足夠,拿命來!”說話間,龐德已經駕馬疾馳,瞬間便至袁紹麵前,手中一柄長刀,手起刀落,便有一個血淋淋的人頭滾下。
龐德見狀,但是大笑道:“四世三公之名,也不過如此,難擋我龐德一刀!”
袁紹身後還有千人,見得袁紹已經身死,早就潰敗四散,而龐德手上提著一柄長刀,駕馬長驅直入,直接闖到官渡城內。
一路的兵士盡皆來擋,都被龐德手起刀落,掀翻在地,而龐德其人亦不是一味砍殺,見得城牆之上有人,便翻身下馬,直上而去!
龐德自然知道許攸與自家主公的關係,所以第一時間便奔上了城牆,救下許攸其人,不過許攸已經奄奄一息!
兩三天的時間,被綁在城牆之上,沒有吃食,即便是脫水也快要了他許攸之性命!
龐德攙扶起許攸其人,見得周圍又有軍士襲來,便從腰間解下一個人頭,對著周圍人大喝道:“袁紹之頭在此,爾等誰敢造次!”
那一眾兵士見到袁紹之頭,已然膽顫不已,當即便棄槍而逃。
龐德把袁紹之頭顱扔進官渡城內,意欲起威懾作用,而恰在此時,其身後的一眾曹軍已然衝進城內!
龐德架著許攸其人,返身回到曹營,麵見主公曹操。
曹操見到龐德得勝而歸,略有喜色,但是轉眼便見到許攸之傷患,又有不忍,乃說道:“帶許攸先生問醫,片刻不可怠慢!”
早有兵士架著許攸其人歸於後帳,而龐德倒是跪拜道:“袁紹已誅,但是其下三子,倒是並未察覺,乃末將之疏!”
曹操倒是說道:“袁紹既死,其子無用,今日念令明之功,封為‘立義將軍’,特此封賞!”
龐德稱謝,當即便退身而下。
曹操是出了名的有功賞有罪罰,因為軍中之根本,便是榮辱之觀,所以在曹操手下,盡皆勇武之人,能征善戰,絕無弱將!
袁紹一死,官渡城內的軍馬盡皆投降,其實也沒有多少人,算上百姓之類,官渡城內的人數隻有三四千人,全部投降!
曹操大喜,當即便調譴軍馬駛入官渡城內,一麵安撫城內百姓,一麵收繳城內袁紹留下的糧草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