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身陷囹圄(2 / 2)

一萬紫色大軍,又分為十路,左邊出三路來取高飛下盤,右邊四路來取高飛上盤,這嗚嗚泱泱的七千人馬,如鼎沸之勢,壓得高飛喘過氣來,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此時此刻,高飛才知曉在漁陽城內以一敵萬是多麼的僥幸!

高飛身後,赤橙軍馬盡取哥舒玲瓏及鬆讚幹雲所部,而高飛現在最擔心的不是他自己及哥舒玲瓏等人,而是另外潛在的兩萬人馬會出現在何處,難道今日他高飛真的要在上穀城下,得嚐一敗?

高飛怒吼衝天,仰仗龍淵劍之威力,殺人濺血,而當時熊大王的烏丸所部見得高飛頹勢,三千人盡出,來救高飛!

這個時候,城牆之上的紫色大旗又動,隻見斷了一臂的文醜,以長刀在右,領兵三路,直奔熊大王陣前,那文醜大喝道,“你文醜爺爺,這一隻手便可以結果了你!”。

熊大王二話不說,挺著一板巨斧便奔至,而一旁身陷囹圄的高飛乃大喊道,“快快下馬!”。

熊大王沒有察覺到任何的詭異之處,不過就在高飛話語聲至的時候,他的坐下之馬亦難以前行,當即便被文醜占了先機,率先砍下一刀,而熊大王以巨斧遮擋,繼而便跳下馬來,亦傳令軍中,但凡在馬上之軍士,盡皆下馬作戰!

高飛以一敵七千,盡皆訓練有素之兵士,不比烏合之眾;而熊大王乃對決文醜,三千對三千;至於哥舒玲瓏及鬆讚幹雲二人,乃是迎敵赤橙軍馬,三處大戰,盡皆不占優勢,可謂此番上穀城下,對於高飛一方來說,是險之又險!

上穀城上,田豐倒是成竹在胸,不過話說兩頭,乃言代郡之地,那許攸在夜色之中射下一隻信鴿,截下一封傳給高飛的信件,乃言說,“許都生變,不宜耽擱,速歸冀州!”。

許攸截下這份信件,大喜不已,當即便去袁紹帳中稟報,把信件呈遞而上,袁紹倒是不以為意,“這一封信件又有何用?”。

許攸乃諫道,“許都之內,許攸早就打探出來,曹操在宛城征討張繡大捷,不日便會歸於袞州,而高飛與曹操二人,表麵上乃是左右丞相,實際上卻是暗中相較,倘若曹操先歸於袞州,許都之內必然被完全控於曹操之手,到時候哪裏還有高飛左丞相的位置,所以此刻之時,不宜速戰,緩則高飛必亂,到時候高飛所部不攻自破矣!”。

袁紹笑道,“子遠這份信件從何得來啊?”。

許攸乃說道,“臣命弓箭手於代郡之外射下!”。

袁紹笑聲漸大,“子遠恁的糊塗,依我之看,這封信件分明就是代郡之內故意放出來的,此乃敵計耳!”。

許攸再諫道,“許都生亂乃是事實,高飛急情亦是事實,所以此信斷然無假,請主公放心,此次大軍於代郡之外,隻圍不戰,不出半月,高飛必敗矣!”。

袁紹不置可否,乃問道於許攸,“我若不戰,發兵代郡何意,想那高飛定然是預料到此事,才會如此故布疑陣,為的就是給自己爭取時間,而我與田豐二人,發兵兩路,乃是互相應和之勢,我若不戰,恐代郡之兵往上穀城而去!”。

許攸搖頭,繼而伏於地上,乃說道,“許攸願意立下軍令狀,如若不破高飛,情願削去項上人頭,懇請主公三思!”。

袁紹不屑一顧,乃雲,“我意已決,明日攻城,我倒要看看冀州兵馬能不能擋得住河北鐵騎!”。

見得袁紹不為所動,許攸亦顯無奈,漠然出得袁紹大營,當時見得大將淳於瓊,淳於瓊乃問於許攸何事,而許攸備言勸諫主公不戰卻不被采納!

淳於瓊聽得此言,問道,“大人何以為不戰代郡,方為上策?”。

許攸把前後之事盡皆說出,而淳於瓊亦麵難,“大人言之有理,本將應再勸主公!”。

其實許攸對於淳於瓊還是頗為了解的,當年他和淳於瓊相識於草莽,後來同奔於袁紹帳下,不過許攸因為守孝之事,乃離身三年,這三年確實夠滄海桑田的,把許攸的位置擺在那田豐之下,竟然苦言不敵田豐一句!

當時許攸乃對淳於瓊說道,“還請將軍費心,子遠謝意!”。

淳於瓊說道,“為主公之大業,某萬死不辭!”。

(關於馬匹不能見紫色之論,完全是因為劇情需要而杜撰出來的,不可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