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見哥舒玲瓏躲身,陡然停在半空的手勢便黯然落下,遲疑片刻,便扣在了自己的右側腰身上,正好握住了一把劍柄!
漁陽城內,四天三夜,高飛和哥舒玲瓏兩人可以說是同生共死,屠城、焚城、箭雨、毒蠍子、數萬大軍,這等的關口一處一處闖下來,可以說高飛與哥舒兩人早就合身一體,榮辱與共,而哥舒玲瓏若不是對高飛萬分的信任,豈會如此的心甘情願?
情愫這種東西說不清道不明,但是卻能一點就破,然而此時的狀況是,男女雙方,誰都不願意去捅破這層窗戶紙,而高飛又有高飛的擔憂,哥舒玲瓏亦有哥舒玲瓏的的顧忌,所以這兩人倒是打起了啞謎!
高飛尷尬一笑,乃說道,“若不是有極大的利益,誰會身犯險境,此刻已然拿下漁陽城,估計幽州全境亦不在話下,半月之內,公孫瓚必死,隻要公孫瓚身死,這幽州便唾手可得!”。
高飛的這句話倒是提醒了哥舒玲瓏,她問道,“公孫瓚現在何處?”。
高飛笑聲漸大,似乎尷尬之氛已解,“公孫瓚此刻身在涿郡!”。
涿郡之地,隸屬於幽州境內,而這個地方倒是頗為人熟知,因為當年劉關張三結義的地方便在涿郡,而劉備與公孫瓚交好不是沒有原因的,拋卻曾經的同門之誼外,還有一境之親,不過這公孫瓚和他那劉備老兄倒是有幾分相識,劉備先有徐州,後被呂布所奪,而公孫瓚雖有幽州,亦難逃失地之危!
高飛把公孫瓚的事情娓娓道來,原來在漁陽城之中,這公孫瓚被高飛氣的數口老血噴出,當時便萎靡不振,而他的左右副將不聽公孫瓚之言,執意退兵出漁陽,這公孫瓚的親信副將倒沒有被高飛收買,之所以會退兵,是因為當時整個幽州境內,已然戰火盡燃!
公孫瓚的消息可以說是相當的龜慢,當日午時三刻之時,鬆讚幹雲不僅僅已經帶領羌族兵馬攻破右平城,而是兵分數路,除了主軍取右平城之外,還有軍馬取遼東、遼西、樂浪、北燕四城,基本囊括了幽州全境之所,單單餘下個涿郡未取,當時對公孫瓚一方可以說是情勢危急,如若五城盡皆被攻下,那公孫瓚還哪裏有安身立命之地?
所以那公孫瓚之副將便自作主張,不顧高飛之性命,即刻帶領著公孫瓚及五萬軍馬,奔赴尚且安全的涿郡,正欲接援餘下五城,不想此時,方才得知遼東、遼西、樂浪、北燕四城之兵馬乃是佯攻!
高飛真正在意的隻有右平城一座,而之所以故布疑兵攻取五城,不過是為了給公孫瓚製造壓迫之感,正好用此計,再解開漁陽城內大危!
選取五城為攻,單獨留下涿郡,其實還是有高飛之用意的,遼東、遼西、樂浪、北燕四城在北,而涿郡卻在南,右平城正好夾在中間,高飛料想羌族用盡全力,亦隻能攻下一城,而這座城池的選擇就格外重要,如果右平城隻是幽州的治所,那它的戰略意義就不那麼重要,之所以右平城會是幽州治所,乃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實在特殊,右平城西接羌族、烏丸之族,南北又聯通幽州幾座大城,正是幽州的心髒之所在,所以高飛誌在必得!
其實高飛謀劃這麼多,他自己一方在幽州並無一人一馬,他所有的盤算都是在羌族及哥舒玲瓏的身上。
敵人的敵人便是自己的朋友,這句話道盡天機,而羌族人馬之所以肯為高飛所用,不單單隻是哥舒玲瓏一人的原因,而是高飛拋出的利益實在夠大,幽州之地,高飛一寸不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人做嫁衣,不過能平定北方公孫瓚,倒算是解開高飛一道心坎!
公孫瓚不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而袁紹與公孫瓚因地利之誼,必然勾結一氣,留下公孫瓚就是養肥袁紹,所以高飛欲除袁紹,先得殺了公孫瓚!
如今幽州的情況乃是,羌族哥舒玲瓏一方已然占據右平城,而公孫瓚其人在涿郡,其尚有部下駐守遼東、遼西、樂浪、北燕四城,不過幽州的精銳之士,都被公孫瓚帶去涿郡,而幽州南北被隔,遼東、遼西、樂浪、北燕四城不足為慮,即可便可取下,但是涿郡內的公孫瓚及其五萬軍馬倒是不好對付,所以高飛靈光一動,又有計劃!
當時在哥舒玲瓏的軍帳之內,高飛把大概的事情都給哥舒玲瓏說了一遍,而哥舒玲瓏倒是並不意外,因為高飛在她的心裏,厲害非常,一個區區的公孫瓚當然不會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