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神兵利器(2 / 2)

此刻高飛倒是笑意十足,“都說女人的眼光最毒,果然不虛,還是被你看出來了,其實我來幽州之地,還有一個目的,便是尋找上古神兵——龍淵劍!”。

所謂寶馬配英雄,利器搭好漢,高飛自然深知其中的道理,三國各路英雄人物,哪個沒有趁手的兵器呢,劉關張三兄弟的武器,便都有來頭,劉備用的是雌雄雙股劍,關羽用的是青龍偃月刀,張飛用的是丈八蛇矛,猛將夠猛,武器亦不露怯,還有江東小霸王用他老爹的古錠刀,溫侯呂布的方天畫戟,如此等等,皆有一件趁手的厲害武器,而高飛可是想要單挑呂布的男人,卻沒有一件像樣的武器,的確略顯尷尬!

當時郭嘉曾經給主公高飛說過一件事情,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鑄劍大師,喚為歐冶子,一身鑄造名劍無數,其中有一把劍名為“龍淵”,劍成之後,被送給了當年的秦王,而秦國傳至始皇帝之時,此“龍淵劍”已然被賞賜到一位將軍手中,而當時此將軍便在後來的幽州邊境與羌族及烏丸二族作戰。

當時高飛問道郭嘉,那將軍姓甚名誰,郭嘉乃一字一吐的說道,“秦國名將,蒙恬!”。

秦始皇這一輩子的豐功偉績,說也說不完,不過功過相抵,倒是不太好評價,但是秦始皇是中國帝王第一人,毋庸置疑,而且始皇帝手下的能人極多,文臣武將皆是不世出之人物,不過始皇帝一死,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天下便又分崩離析,這個不論,單說蒙恬其人,若不是趙高私自篡改遺旨,逼死蒙恬,恐怕後來的項羽劉邦之輩,未必是蒙恬的對手,所以曾經有人言說,但使蒙恬在,不教長城崩!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後人未免有點尊捧的意思,不過蒙恬其人,倒是厲害的很,當年六國既平,始皇帝便思慮周邊少數民族,幽州之地的羌族首當其衝,所以始皇帝便遣蒙恬帶兵圍剿羌族。

羌族人哪裏是蒙恬的對手,不過當時秦國在北方之地生亂,有數十萬匈奴兵越過長城,圖謀中原,始皇帝便急招蒙恬抵禦匈奴,這羌族見過蒙恬將軍之神威之後,便思慮不是秦國的對手,在蒙恬走後,亦未再生亂,反而向始皇帝稱臣,當時始皇帝為了籠絡中原少數民族,便冊封當時的羌族部落首領為羌王,世代受秦國庇佑!

卻說蒙恬領兵抵禦匈奴精兵,大勝而歸,繼而便向始皇帝建議,在秦國之境,皆鑄長城,抵禦外族匈奴,始皇帝以為然,便著令蒙恬將軍親自督造長城!

本來中原之地,有七國之勢,當時秦國便在邊境鑄就了一些城牆,以抵禦外敵,後來始皇帝統一中原,便在蒙恬的建議之下,把原先小段的城牆連起來,盡皆圍繞秦國之境,蔚為大觀,何人敢犯?

蒙恬親自督造長城之事,曆時數十年,而長城修到幽州之所在的時候,這蒙恬已然從嗜血貪殺的少年將軍蛻變為運籌帷幄之大帥,而曾經與羌王一戰,此時二人倒是摒棄前嫌,交為摯友,當長城修葺工作完成的時候,這蒙恬便要離開幽州,臨行前,蒙恬把腰間寶劍——龍淵劍,贈送給了羌王。

高飛把郭嘉講給他的故事,又在哥舒玲瓏麵前講了一遍,而哥舒玲瓏倒是感覺匪夷所思,“不可能,羌族人中從來沒有聽說過一把叫做‘龍淵劍’的劍,這壓根就不可能!”。

高飛亦稱是,“龍淵劍在羌族人手中,我高飛不是沒有懷疑過,但是見到你那王印之上乃有李斯親筆所書的‘羌族之邦’四字之後,我的疑慮便打消了!”。

此時哥舒玲瓏倒是拿出了藏在胸懷裏的玉佩,看過去之後,果然有“羌族之邦”四字,便問道,“你怎麼知道這四個字是李斯所書?”。

高飛笑道,“你見過傳國玉璽嗎?傳國玉璽上的八個大字便是李斯的傑作,你這王印玉佩和那傳國玉璽,如出一轍!”。

哥舒玲瓏的疑慮並未止消,“就算是李斯所書的字跡,又能說明什麼?龍淵劍壓根就不在羌族之中,你不要妄想了!”。

高飛嬉笑不止,“你終究還是露出了馬腳,不要妄想什麼啊,龍淵劍是不是就在你的手裏?”。

哥舒玲瓏聞言,倒是一驚,“你在詐我,根本就沒有李斯什麼事情!”。

高飛臉色陡然嚴肅起來,“兵不厭詐,隻許你試探我,不準我詐你嗎?”。

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不知這高飛與哥舒玲瓏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