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采納陳宮之言,上奏許都,言說起兵南征袁術之事,而當朝之上,高飛與曹操二人亦見得此奏表,具對朝臣,歡喜說道,“天下尊奉漢室,袁術倒行逆施,必不久矣!”。
南征之事,已然迫在眉睫,高飛便相讓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既然令郎曹昂意欲為帥,某高飛願意授帥印於曹昂!”。
曹操聽聞此言,倒是頗顯意外,而左右思量之下,依舊以為以曹昂為帥不妥,便推辭道,“犬子年少,於戰場之上破陣殺敵尚可,於軍帳之內運籌帷幄欠妥,所以此事不行!”。
這個時候,曹昂在朝下,辯道,“子修少小習文練武,精學於百家之作,尤擅《孫子兵法》、《六韜》、《三略》,嚐為運用,已有小成,統領六萬軍馬不在話下,一月之內,必然蕩平淮南之地!”。
曹操怒斥道,“兵者詭道也!汝黃毛小兒,不過紙上談兵而已,安敢信口開河?”。
高飛見曹操怒色,便說道,“自古人事代謝,壯士老,英雄新,孟德兄弟何故對曹昂動怒,不若便以曹昂為帥,如何?”。
先前這高飛與曹操二人還未誰能為帥爭執不清,此時這高飛倒是突然變了臉色一般,極力的捧曹昂為帥,難道事情真的有表麵上看起來這麼簡單嗎?還是這高飛隻是一心看重曹操長子曹昂?
退朝而下,高飛與曹操二人各懷心思,曹昂為帥之事已經敲定下來,繼而將軍者,袞州派出於禁、曹洪、李典、樂進四人,而高飛方麵派出趙雲、華雄、張遼、張頜四人,按照高飛的本意,還準備派遣徐晃,但是料想到此次征討袁術之事並非尋常,所以並沒有派遣徐晃,而高飛之所以有意支走徐晃,乃是懷疑其心不誠!
群臣歸去,曹操歸於府內,大怒不已,“高飛之人,安有善心?吾恐曹昂犯險,奈何難以明說!”。
當時荀彧叔侄和程昱三人,盡皆立在主公左右,荀彧說道,“高飛險惡,不可不防,公子天資聰穎,能文擅武,安能有失?荀彧願意隨軍而去,為公子之智囊!”。
“三子良謀”,隨曹操身邊已有數年,有子三人,曹操雖然有過敗績,但都化險為夷,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右丞相之位,可以說此三人盡皆是曹操的心腹之人,而曹操生性多疑,皆不許五位公子交往朝臣,不過此時不同,曹昂身犯險境,袁術雖然不值一提,但是高飛險惡,所以曹操允諾荀彧隨軍而行!
當時程昱諫道,“荀彧大人鎮守袞州與許都之內,安能輕動,程昱願意領命,保長公子無虞!”。
曹操思量再三,以為程昱隨行勝於荀彧,便許諾程昱謹防高飛,謹防趙雲之將!
本來高飛與曹操二人爭奪聯軍的主導權,現在高飛主動讓於曹操,曹操卻寢食難安,而這一點,正是高飛最想看到的!
夜色深沉之後,冀州之內有一府邸名為“徐府”,其中悄然走出一人,身形急轉,往許都之內奔走,正遇見一府邸,上書“楊府”二字,人影閃入,繼而府內門窗緊閉,似有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