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子良謀(1 / 2)

說曹操拆開高飛送來的道喜信件,前麵所言倒也是中規中矩,而最後一句話倒是讓曹操意外,什麼叫做“三子良謀”啊,曹操把信件端在掌心,左右思慮,也沒有想到究竟是什麼意思,“難道是這高飛故弄玄虛?”。

曹操領兵到袞州,駐紮待定,便接管下了袞州事宜,並且招賢納士,充實實力。

一日突然有兩個人投到曹操的府上,乃是一老一少,正是叔侄倆,潁川人士,長者姓荀名彧,字文若,本來在袁紹的手底下做個微末官職,不受重用,便來袞州投奔曹操,曹操見到其人大喜過望,說道,“此乃是吾之張良張子房也!”。

少者荀攸,字公達,也是海內名士,曾經在朝廷裏做官,後來董卓作亂的時候,這荀攸不願意侍奉董卓,便棄官歸去,隱於山野,聽聞其叔前來投奔曹操,這荀攸便也跟著過來了。

曹操見到眼前兩個前來投奔之人,皆是名士,心喜不已,隨即安排待定,冊封官職,留在身邊,這荀彧卻說道,“主公前來袞州,當知道此地尚有一名士,豈不攬來為己用,輔佐大事!”。

曹操問道是誰,荀彧說道,“此人乃是東郡東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

曹操煥然大悟,“此人聞名已久矣!”,遂派遣兵士在袞州地界尋找,尋訪到這程昱正在袞州深山之中讀書,曹操便親自前往拜訪。

程昱在山中搭建了一處茅草屋子,結著一盞油燈,時值正午,山中卻放霧難行,這曹操親自登上山中小屋,拜訪程昱,程昱見屋外有人叩門,便在屋內說道,“此屋內無人,不必敲之!”。

曹操在外恭敬的回答道,“若是屋內無人,回聲是何?”。

屋內的程昱倒是大笑,“看來先生是來尋程昱的嘍!”。

曹操並未進屋,而所謂的敲門,也隻不過是小屋外麵有一扇簡陋的木藤纏繞的木板,曹操端立在外,而透過門縫,倒是看得到屋內有一個背對之人,正在讀書。

這程昱把手中的書簡放在一旁,倒是起身來見曹操。

這程昱約莫三十左右年紀,儒生氣息,倒是不虛名士的稱號,曹操被程昱請進小屋之內,既沒有茶水也沒有座椅,程昱倒是不提此事,直接詢問,“閣下是曹操否?”。

曹操也並未表示驚訝,“先生所言極是,某真是曹操,新來袞州之地,聞名先生之名,特來相請,懇請先生輔助我曹操!”。

程昱大笑,“曹公說笑了,某也是孤陋寡聞之人,才疏學淺,曹公請我,實在當不起,我倒是為曹公推薦一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可助曹公成就大事!”。

曹操聞言卻不解,“難道還有比先生更有才學之人嗎?”。

程昱笑道,“某之才華比之不足十之三四,此人乃是我的老鄉,潁川人士,姓郭名嘉,字奉孝,乃當今賢士,何不招攬而去!”。

雖說程昱給曹操推薦了另外一人,這曹操卻也不願意放棄程昱,百般相請,而程昱也是見到這曹操心誠意盛,便不再推遲,歸而去侍曹操。

卻說這曹操聽說程昱舉薦的郭嘉乃是當世奇才,便四處派人尋找,幾日之後,方才有人來報,原來那郭嘉早就去投靠冀州高飛去了,當時這曹操唏噓不已,悔恨下手晚矣,竟然讓人才跑到了冀州而去,繼而一深思此事,曹操便想到了前幾日高飛給他寫過的那封書信,最後的一句話“三子良謀”是什麼意思了!

曹操新到袞州,便收了荀彧、荀攸、程昱三人,都是文臣智囊,當然算的上是“三子良謀”了,隻不過曹操卻不明白,“這高飛怎會了的到此三人會歸於我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