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不置可否,“你說的那個李儒,也未必就能看出我的計劃,這連環計,我已經思慮已久,隻要是蟬兒肯應允,再在我的謀劃之下,定能挑撥呂布和董卓二人反目成仇,則大事可定矣!”。
高飛大笑,“司徒大人未免太樂觀了,依我看來,大人是在把貂蟬的性命當作兒戲!”。
王允辯駁道,“家國天下,不是我不愛我的女兒,而是犧牲她一個女兒身,換來大漢天下的風平浪靜!我王允甘願行此之事!”。
“我且來說說司徒大人的謀劃,假許貂蟬肯答應下來此事,且不露馬腳的話,大人定然是這樣安排,先把貂蟬許諾給呂布,再在一個空檔的時候,把貂蟬送上相國的府上,然後讓這父子心生間隙,大人在與那貂蟬,從中挑唆,那呂布血性方剛的一個漢子,定然不會容忍自己的女人卻被幹爹享用!一時間,怒從心頭起,提著畫戟斬殺董卓,倒是中了大人的下懷!”。
王允倒是低頭允諾,而高飛卻大怒道,“司徒大人糊塗,貂蟬年方二八,那董卓五十多歲的一個糟老頭子,豈不聞送羊入虎口,且說那二八的年紀哪裏會有董卓那老匹夫世故!還有便是,這計策輕而易舉便被我高飛看透,那李儒豈會看不出來,到時候人家來一個將計就計,大人不僅事情敗露,還要白白搭上一個貂蟬,豈不是糊塗!”。
其實高飛說了這麼多,不過就是想要打消王允連環計的意願,而他的理由很簡單,刨去上麵胡言亂語,隻有一句話,舍不得貂蟬去陪別人,尤其是董卓那個死胖子,便宜了呂布也不行!
王允聽得這番話,倒是心頭一怔,卻被高飛看出,嘴巴硬無所謂,隻是這一怔便出賣了王允的心思,久久才道,“難道你還有妙計?”。
“欲殺董卓,先除李儒!”。
高飛起身繼續說道,“這李儒乃是董卓的左膀右臂,為其智囊,雖然並不顯露,卻比那呂布還要危險,所以先斷其臂膀,再作梟首之舉!”。
王允聞言以為有理,卻說,“殺李儒的難易程度和殺董卓相差無幾,倒不是像你一句話這麼容易的!”。
高飛倒是頗為自信,“我此番前來長安,圖謀的就是此事,計劃早就醞釀出來了,但是想要實施,卻還得容我再三思慮一遍,而最要緊的一件事情是,我得先潛入李儒府上,找些東西出來才有把握!”。
高飛白話了這麼多,其實有用的啥也沒有,不過是故弄玄虛而已,倒是把這個王允糊弄的一愣一愣,而最重要的一點是,高飛把自己營救兩位姑娘的事情與王允的除賊大計綁在了一起,也就是說,高飛在這長安城之中並非孤立無援,而是還有王允這個朝中老臣在旁協助,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處,但始終是給自己的長安之行加了一重保險,而洛陽的錯誤,高飛決計是不會犯第二次的!
這王允此時,也把原先的連環計給否決了,如此,便算是達成了高飛的目的,而到這裏,高飛的如意算盤也打響了,收天下第一猛將不如收天下第一美女來的實惠,不僅可以白天用,還能晚上騎,當然這種戲謔的台詞,隻能是放在心中默念,高飛還得保持他一貫的英雄本色呢!
高飛算是把王允和自己綁在一起了,而王允更是把除去董卓的希望放在了高飛的身上,說道,“之前在洛陽之事,實在是謀劃不周,才讓那校尉曹操出了差錯,而今更要細細思允,方才行事,如果高飛小兄弟確能夠殺了董卓,為天下除害,那老夫當日在洛陽的許諾,也不會食言!”。
這王允以為先前十八路諸侯起兵反董卓,能夠成事,卻不想也隻是一群烏合之眾,不過卻在其中聽說了高飛的英勇之事,倒是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
高飛當下欣喜,有了王允老爺子的這番話,他做起事情就更有勁頭了,卻原來在洛陽之時,王允大人曾經有言在先,“誰能殺了董卓,便把女兒貂蟬許配給誰”,當時高飛把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推給了曹操,曹操倒是樂意,奈何事情敗露,逃走陳留,也便沒有了下文。
而現在,高飛確有把握,良策倒是沒有,除了知道曆史上的董卓馬上就快要死了之外,沒準可以撿到一個漏兒,但是高飛總不能期望這個老匹夫自然死,而真正的難題是,能夠殺掉董卓的連環計已經被高飛給否決了!
高飛隻得從長計議,卻還得在王允麵前裝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怕被看出馬腳,而高飛的目的也已答道,便欲辭行。
王允以為高飛此番來到長安,應該便宜行事,不可張揚,而此時正是朗朗白日,怕他被盯上,畢竟這個高飛現在可是董卓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王允攔住高飛,“且在府中盤旋幾刻,待得太陽落下才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