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遷都(2 / 2)

一時之間,洛陽已經成了人間煉獄!

董卓臨行前,教人在皇宮裏麵放火,焚燒宮室,整個皇宮火焰相接,盡是焦土;又差使部將發掘先皇及後妃的陵寢,取其金銀,之後整個洛陽盡皆變成火海滔天之勢,而董卓搜刮金銀寶物,裝滿千餘車,劫了天子群臣,望著長安而去了!

卻說高飛追到洛陽,眼看著諸多西北軍軍士,望著長安行軍,未做猶豫,直接帶著冀州兵馬,追擊董卓所部!

眾位諸侯都奔赴洛陽,曹操緊跟著高飛之後,也馬不停蹄的追擊董卓而去了,之後孫堅卻也到了洛陽,不過這家夥倒是沒有追擊董卓!

整個聯軍之內,數長沙太守孫堅的損失最為巨大,折了祖茂,程普二將不說,自己還差點死於華雄之手,最後隻剩下幾千人馬逃脫,所以他卻並不準備追擊董卓,反倒是一腦袋鑽進了洛陽城內,滅火救火去了!

其實等到孫堅趕來之時,洛陽的大火,已經基本上著的差不多了,而整個洛陽之內,隻是瓦礫遍布,屍體盈野,還有零星的餘火,告誡著眾人——這場大火不會這麼輕易熄滅的!

孫堅看的是觸目驚心,隨即組織眾人滅火,清理餘灰。

孫堅進得皇宮之內,已是殘破不堪,命人把先帝們被掘開的陵寢掩埋上,自己卻獨在皇宮的遺址上閑逛,見到地上橫亙著一根沒有燒斷的房梁,孫堅倒是欣喜不已,“這根梁可是太和殿的,想當年我二十歲時勇冠長沙,領驍騎校之職,曾在此殿中麵見聖上,卻如今,一把火燒了個幹淨!真是……”。

孫堅未及感慨的時候,眼睛裏瞥見一物,一個木盒子正好壓在眼前這跟大梁之下,孫堅看見木盒之上,雕刻了一條盤龍,孫堅心中略驚,隨即叫來眾人,抬走這跟大梁,拾起了那個木盒子。

身邊一人問道,“將軍,這是何物啊?”。

孫堅未及作答,把木盒子捧在手心裏,小心翼翼的打開,臉色更是一驚,隻見木盒之內,乃是一樽玉璽,方圓四寸,上刻五龍交紐,卻左下缺了一角,以黃金襄之,上有篆文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孫堅看見此玉璽,複而大喜!

當時黃蓋也在孫堅身旁,見主公手中有物,湊上前去,也是大喜,道,“主公,這可是個好東西啊,傳國玉璽,此玉是昔日卞和於荊山之上,見鳳凰棲息於石上,以石獻於楚文王,解之果得美玉,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令良工雕琢為玉璽,李斯撰寫這八個字於其上,傳承至今,十常侍作亂的時候,此玉璽丟失,後來聽聞獻帝見一青蛇於殿內,那青蛇口中所吐之物,便是這玉璽,不過這玉璽落地的時候,摔掉了一角,被獻帝以黃巾襄上,不想此事卻如真啊,恭喜主公,得玉璽者得天下!”。

孫堅大喜過望,“此言正合我意,卻不可亂說,既然得了此寶物,這洛陽之地,便不可久呆,明日當假托有疾,速離此地,早歸長沙!”。

商議已定,孫堅密瑜軍中將士,勿得泄露此事!

誰曾想,這孫堅軍中卻有一人,乃是袁紹的老鄉,剛才發現玉璽的時候,他還湊過去問過孫堅,這是何物,而這人在孫堅軍中混的也是不得意,找就想要投靠他的老鄉袁紹去了,卻難為手裏沒有一個投名禮物,否則到了袁紹那裏也不會吃香的,恰在此時,這人看到了由頭。

卻說這個袁紹的老鄉,早就腳底抹油,跑到了袁紹軍中,細說玉璽之事,而袁紹聞言,更是大怒,“好你個孫堅孫文台啊,竟然敢私藏傳國玉璽!”。

袁紹卻對那老鄉言說,“事情大矣,你且先回孫堅軍中,暗中留意,之後定然保你富貴!”。

那同鄉之人說道,“請將軍放心!”,隨即便又回到了孫堅軍中,卻沒有什麼馬腳讓孫堅發現!

送走了那個前來報信的同鄉之人,袁紹端坐在椅子上,而屏風之後走出田豐,道,“主公想要傳國玉璽?”。

袁紹臉色頓喜,“傳國玉璽可是好東西啊,那個孫堅根本就無福消受此物,理當獻出!”。

田豐諫道,“傳國玉璽,能招福,也能攬禍,請主公三思!”。

“哪裏會有什麼禍端啊,這玉璽我是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