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償所願,攬入賈詡入麾下,而高飛也是不敢怠慢,張貼訃告,遍求名醫治病,更是許諾千金之財,海內四傳,定然要治好賈詡之子。
且說訃告已經發下去,而高飛移駕賈詡至別處,有事情相商。
“某還有一件事情,不知如何是好,且說前番曹操之謀臣陳宮,也是前來遊說,但是某記恨袁紹之仇,已然義正言辭的拒絕,現在若是反悔,是不是……”,高飛有些許狡黠之意。
賈詡不以為意,“這是小事,主公且整頓冀州之兵士,每天帶兵操練,不日之內,必有轉機!”。
“僅聽先生之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高飛對這個賈詡可是充滿了期待,自然不會懷疑,轉瞬之後,已經如賈詡所言,冀州所有的兵士全部整裝待訓,而幾位將軍也刀馬在手,全然一副全城武裝的意思。
全城操練,聲勢浩大,金戈鐵馬之意頓現,而高飛也煌煌之間,有種登高俯瞰天下的意味,著實小意淫了一把!
且說第二日,冀州城外奔來一匹快馬,乃是曹操的信使,帶來書信一封,內容倒是沒有什麼實質性質,無非感謝了當年中某縣之事,最末了倒是提了一句,“為兄誠意邀請兄弟,率軍馬一眾,誅殺董賊,為福天下!”。
就坡下馬,高飛在大堂之上,當眾朗讀了這封信件,直言,“還真是一個念舊之人啊,我高飛也非無情,既然曹操誠心誠意邀請,還許諾了天下福祉,我高飛怎麼好意思推辭,反董之大任,我高飛接下了!”。
堂下一班文武大臣,都擁戴主公之言,而高飛幹咳了一聲,繼續說道,“數日的調養,我之傷勢也痊愈的差不多了,行軍作戰絕無問題,現在宣布我冀州高飛,成為第十八路反董聯盟大軍,且聽我安排!”。
眾人俯首,應和,“諾!”。
高飛繼續說道,“冀州有將近四萬人馬,我且帶走三萬精銳之士,留下萬餘守城,辛昆辛評兩兄弟,冀州之事,全權交與你們!張頜,張遼,高順三將,隨我出征,尚有新任的軍師祭酒,賈詡賈文和,為我之臂膀,一同出征!”。
任命一出,眾人皆是領命,而後堂下走出一人,正是賈詡,以手作揖,算是對眾位示意,而高飛見得賈詡,隨即走下座椅,拉著賈詡的手,挨個介紹,大家了解之後,高飛又開腔道,“眾位對賈詡先生並不了解,智囊謀臣,我之依仗,未見賈詡先生之時,某高飛隻是一條遊魚,而見得賈詡先生之後,好像魚兒見到了細水,必定能無往而不利,也請諸位像尊重我一樣,尊重賈詡先生!”。
如魚得水這個成語其實是劉備用來形容諸葛亮的,在這裏被高飛盜來使用一番,也算合乎情景,不過尚好,眾人並未對賈詡心存芥蒂,這倒是有利於以後彼此無隙,團隊的最大能力才會顯現出來,這是高飛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明日清晨,列陣出發,三萬大軍,先開赴陳留,與曹操會盟,再殺往洛陽,取下董卓的狗頭!”。
士氣昂揚,群情奮起,點兵三萬,即刻出發,一路風塵滾滾,也是無話,兩日之後,且到陳留境內。
剛入得陳留縣範圍之內,高飛騎馬在前,遠遠望見一隊人馬,衣冠不凡,氣勢不減,定然就是曹操無疑了。
原來這個曹操知道今日高飛必到,特意整列數百軍馬,出城二十裏相迎,以表情誼,而兩人初在洛陽相識時,也是稱兄道弟,雖然都是各懷鬼胎,但是表麵上的功夫不能差了,畢竟這個曹操雖然有大才,但是也不知曉之後的曆史發展,有朋友交總比多一個敵人強,所以這個曹操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
高飛打馬在前,與曹操相見,也是影帝情節泛濫,兩人盡皆下馬相擁,而高飛更是言說,“久不見哥哥,中某縣之別,甚是掛念,想不到哥哥竟然在這陳留,又拉起了一支軍馬,真是想煞兄弟了!”。
曹操年紀比高飛略大,以“哥哥”相稱,也是照顧他的顏麵,從來都是別人給高飛做小弟,哪裏有高飛認別人作哥哥的,不過曹操與高飛兩人,也還都是演技不差,這個曹操更是差點落淚,“高飛兄弟既然來了我陳留縣內,哥哥當盡地主之誼,且明日我兄弟二人,一起殺入洛陽!”。
十八路聯軍,相互約定,各從屬地出發,再在洛陽,兵合一處,大破董卓,而今大部分的盟軍都已經動身在去洛陽的路上,而高飛之所以要繞個遠,先來陳留,再去洛陽,其實是賈詡的意思。
按照賈詡的意思,這個曹操之後必會和高飛爭奪天下,且是一個勁敵,所以正好趁著現在兩人還沒有撕破臉,尚有情誼之時,前來與曹操彙兵一處,摸清這個曹操的底細,到大破洛陽之時,或許趁著一個亂子,先下手為強,結果了曹操,不就了卻了一個後患嘛,而高飛也沒有反駁,到不是他想殺了曹操,高飛也希望借著這個由頭,摸清這個曹操的底細,而且曹操也不是一個短命鬼,他的存在比死掉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