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使品牌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的典型例子,舉不勝舉。例如,日本的鬆下公司,在錄像機市場上戰勝索尼公司,很大程度上因為鬆下公司更加重視生產技術的研發,並不是淺嚐輒止,從而利用產品的精益求精和生產率的提高將索尼打敗。英特爾的計算機芯片能夠長期稱霸全球,就是堅持不斷追求技術卓越的效果,從086到今天的奔4,不知創新了多少代新產品了,每一次新產品的誕生其實就是一次新技術的應用,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從以上例子可以總結一下,在一定的生產領域中,企業競爭在一定意義上是技術競爭,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有可能取勝。我國企業要想長足發展,必須掌握核心技術,總是當別人助手是沒有什麼真正前途的。創立和發展自己的品牌,有賴於對最新技術的應用和開發。
過去,國內企業走了一條重基建輕生產、重擴建輕改造、重形式輕內容的彎路,忽視了對技術的重視,損失較大,這種狀況正在改變,已取得了一定成績。
總之,正反麵對比表明,重視技術,提高競爭力,是爭創自己品牌的支柱,任何企業也不容許忽視。
信譽靠不斷積累
信譽是企業品牌生存基礎,是企業創立和發展品牌的保證。對企業來說,品牌信譽靠顧客長期信任,創立信譽不易,毀掉信譽卻易如反掌。
企業塑造一個品牌,必須經過長久而艱苦的努力。否則,就會中途夭折。縱觀許多優質名牌產品的成長過程,無不是經過長期積累的結果,妄想一蹴而就是徒勞的。
可口可樂是全球飲料大王,創立於19世紀末,迄今100多年了,仍然暢銷世界各地。這同該公司一貫重視信譽有關。如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可口可樂在生產過程中給配製和瓶裝的每一個環節都分別製定了嚴格統一的質量標準,要求操作工人嚴格遵守。如為了保證產品服務,可口可樂嚴格培訓營銷人員,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並派他們到各個銷售點,教會當地雇員如何積極地開展銷售和進行正確的服務。100多年來,靠堅持不懈的努力,可口可樂一直擁有良好信譽,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凡忽視信譽的企業必然要遭到失敗。這裏最慘痛的莫過於瑞士內斯特爾公司,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力雄厚,名揚一時。該公司1969年銷售額高達120億美元,曾樹立了強大的顧客信譽,產品行銷全球各地。但是,有一次沒有正確處理《殺害嬰兒的凶手》、《內斯特爾戕害童嬰》兩文對其的指責,導致了企業信譽嚴重損害,以致幾乎失去了90%的市場份額,奄奄一息。國內巨人集團,以3800元起家,曾以奇跡般的崛起速度,成功地演繹了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初創時期的輝煌,然而1997年因經營危機被新聞媒介曝光後,元氣大傷,以至夭折。
品牌信譽就其實質來說,源於產品的信譽。也就是,必須向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以及全麵係統的服務,並作長期不懈的努力。金利來領帶無論選料、造形、花色,以及布的織造、性能、縮水程度,等等,都經過了細心研究和配合。每道工序嚴格把關,對員工進行嚴格培訓,幫助員工不斷提高工藝水平。生產管理上一直“嚴”字當頭,對不合格的產品,寧願毀掉也不出廠,產生了極大信譽,保證了金利來幾十年品牌常盛不衰。
索尼開發隨身聽後,便大張旗鼓地在東京某公園舉行了記者招待會,目的是宣傳隨身聽的室外特殊功能。人們戴著隨身聽,既可進行體育鍛煉,又可欣賞音樂,一舉兩得。索尼請來模特兒,每人發一台隨身聽,模特們頭戴耳機,腳蹬旱冰鞋,邊聽音樂,邊在公園往來穿行,給遊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索尼又將隨身聽贈給著名影星、名人,在年輕人常聚集的地方舉行產品展覽,並將說明書錄製成磁帶廣為散發。於是,隨身聽一時間風靡全球,一傳十,十傳百,走進了千家萬戶,由當初不被同行看好的產品成了“熱銷貨”。
從一定意義上講,信譽是品牌的內核,極大地影響企業的形象,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奠基石。正由於此,許多企業非常重視信譽,確保信譽,為此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克萊斯勒公司總裁艾科卡為了重新確立接手企業的信譽,在汽車界第一個推出了“不滿意就可退錢換貨”的銷售辦法。結果,艾科卡的公司在當年4~8月就賣掉了約3000輛汽車,要求退車的顧客僅十幾人,而且沒有一輛是因為車質不佳退還的,於是,艾科卡的汽車獲得了良好的信譽,銷路穩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