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你鎮守邊關要地責任重大,這番回京確實有欠妥當,也怨不得朝臣們有所非議。”躺在床上的皇帝緩緩地睜開了眼,瞧著他一伸手,魏公公急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
“邊關已有十年未曾有過戰火,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大事。而且兒臣心裏牽掛父親安慰,其他的事情倒也顧不得了,兒臣一片孝心還望父皇明察。”英王又跪在了地上,雖是辯解,但臉上卻絲毫沒有惶恐之色。
“好了,不要跪來跪去,朕眼都花了。”皇帝不悅的擺了擺手,道:“既然也見過朕了,這下你該安心了吧。朕身體好得很,一時半刻還死不了。”
聽著這話,小和尚心底一驚,看樣子老爺子對這個王爺兒子並不是很待見啊。
“父皇一切安好兒臣便放心了,隻是兒臣已經七年未曾回京,這次想多住些日子,也好在母親陵前盡些孝心。”
老爺子抬頭看了看低著頭的英王不由眉頭微皺,好一陣子才說道:“好吧,你一片孝心倒也難得,朕準你留京。隻是邊關安危幹係重大,那邊的事情你要安排妥當,切不可出了疏忽。”
“兒臣遵旨。”
立在一旁的小和尚敏銳的看到低著頭的英王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瞬間便恍然大悟。隻怕他盡孝是假,回來爭奪皇位才是真的。
“好了,朕乏了,你退下吧。”老爺子擺了擺手,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是,兒臣告退。”英王躬身稱是,瞧了一眼抱著九皇子低著頭不說話雲瑤公主,這才轉身出去。
“唉。”重重的歎了口氣,老爺子一瞧撲棱著兩隻大眼睛的九皇子臉上再次有了笑意,“子言,到父皇這裏來。”
“父皇,剛才的可是二哥?”九皇子一臉疑惑的問道,雖是兄弟,可是二人相差足有二十歲。而且英王在九皇子出生之前便已就藩邊關,這一次竟是二人第一次見麵。
“你倒是乖巧,若是他們都像父皇的子言一般,也用不著朕操這麼多心了。”看著九皇子乖巧的樣子,老爺子不禁感慨道。
“父皇,是不是哥哥們都不好好讀書才惹您煩心的?兒臣一定會好好讀書,不讓父皇為兒臣憂心的。”九皇子根本聽不懂老爺子話裏的意思,在他的世界裏,讀書可是頭等大事了。
老爺子哈哈一笑,“好,今日便留在父皇這裏吧。雲瑤你也留下,陪父皇一起用午膳。”
“是。”雲瑤公主點了點頭,臉上滿是高興的神色。
熱鬧也看罷了,小和尚也不想打擾這副父慈子孝的畫麵。也不做聲,墊著腳尖悄悄開溜,直驚的一旁的魏公公合不攏嘴巴。這小和尚,忒是膽大妄為了。
小心翼翼的看了皇上一眼,瞧著老爺子正麵帶微笑的看著小和尚的背影,魏公公嘴巴一閉恢複常態。他心中倒是明白,皇上這副樣子根本就是沒有在意小和尚的無禮。
溜回偏殿,瞧著弟子們還在乖乖的誦經,也懶得再敲木魚的小和尚瞅著偏殿裏沒外人,溜到牆角席地而坐睡起了回籠覺。
一晃便是午後,寢殿裏的皇帝老爺子午睡醒來,在魏公公的攙扶下走到了窗前。
“小魏子,你說朕的四個兒子哪個好?”
老爺子突然開口問道,倒是把魏公公給搞懵了,稍一愣神急忙笑道:“幾位殿下都是龍子,各有各的長處,奴才可說不好。”
老爺子歎了口氣,“小魏子,你知道朕問的不是這些。”
“皇儲大事,奴才不敢胡言亂語。”魏公公猶豫一下,戰戰兢兢的說道。
皇帝老爺子苦苦一笑,“你啊,跟隨朕這麼多年還是如此謹慎。朕不妨實話與你說,朕最喜歡的是老九。”
魏公公沉默不語,心裏卻是有些發愁。如今三位年長的皇子各有各的勢力,唯獨未成年的九皇子是什麼也沒有。嫻妃為了他難產而亡,這些年來全靠一母同胞的雲瑤公主照顧。而嫻妃的家人也全部在二十年前的那場政變中遇難,根本沒有外戚勢力可以供他依仗,在硝煙彌漫的皇位之爭中想要勝出,隻怕也隻有皇上親自為他把障礙掃清了。但是就眼下的局勢而言,這又談何容易?
“都說三歲看老,子言宅心仁厚,如若將來是他繼承大統,必會善待他這幾位兄長。”皇帝老爺子自言自語,臉上卻多是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