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府衙門前的茶話會(1 / 2)

“怎麼管,彈壓百姓去?”趙鎮守眉頭一挑問道,看著百戶唯唯諾諾不敢再說話,這才語重心長的解釋道:“巧取豪奪激起民憤,這罪名可不小,咱們這一插手難免惹禍上身。各位,大家可都是憑著自己的本事才吃到這碗飯的,要是為了他劉知府的破事惹上一身騷,事後可沒地方說理去啊。”

聽的趙鎮守說的有道理,在場諸將倒也釋然。

“好了,都散了吧,本官這便派人將此事呈稟都指揮使衙門,得了將令再作計較不遲。”趙鎮守大手一擺,起身哼著小曲離開了正堂。

諸將剛走,便有兵丁前來通報。“大人,知府衙門王捕頭求見,說是有十萬火急之事。”

正專心致誌擦拭兵刃的趙鎮守頭也沒抬便回道:“告訴他,本將軍去營中視察士卒操練去了。”

“得令。”兵卒嘴角劃過一絲笑意,轉身麻溜得去回話。

王捕頭也不知是假,得了回稟便急匆匆的往軍營跑去。隻是營中將領早已被趙鎮守麵授機宜,直接又把他騙回了鎮守使衙門,來來回回跑了兩趟王捕頭才算是回過味來,奶奶的,分明就是躲著不見戲弄自己嘛。

心中雖然氣憤不已,王捕頭卻也是無可奈何,隻能垂頭喪氣的趕回知府衙門向劉知府回稟此事。

這時候知府衙門前的情形也出現變化。近千人在知府衙門前高呼讓劉知府滾出林陽城,在全城引起了極大地轟動。小老百姓平時沒什麼事倒也喜歡湊熱鬧,隻見四麵八方不時有成群結隊的百姓趕到知府衙門前瞧熱鬧,一來二去,人數早已突破了三千人,把衙門前寬廣的大街擠得是水泄不通。

人群中央的淨慧小和尚瞧著這副情形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高興的是這人越多聲勢便越大,收到的效果自然也是越好。擔心的卻是局麵不好控製,一旦失控引起了騷亂,不但成不了事還極有可能惹下大麻煩。

“去,尋一些茶館告訴店家,就說知府衙門前有大生意,讓他們趕緊備足茶水來撿銀子。”琢磨了一陣,小和尚心頭有了計較,隻能是把示威這事搞成茶話會了。

弟子們雖是不明所以,但是之前小和尚把事情安排的都是有條不紊,已經完全的獲得了他們的信任。這時候小和尚有了吩咐,大家躬身應是便使出渾身力氣向人群外擠去。

“鄉親們呢。”在兩名弟子的攙扶下,小和尚蹬上了一輛小板車,在人群中很是顯眼,再喊上這麼一嗓子,便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劉狗官壓榨我林陽府百姓多年,定然是做了不少惡事,隻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咱們便在這裏開一場別開生麵的公審大會,還請諸位鄉親父老踴躍揭發劉狗官惡行,而後咱們全部登記造冊想辦法上報布政司衙門,相信有了這些證據,劉狗官必定難逃朝廷律法製裁!”小和尚扯著嗓子喊道。

話音一落,混雜在人群裏的弟子們便大聲叫好,配合的可謂是相當默契。

有人起哄當然就有人跟隨了,人群中不少愣頭青後生也不管是怎麼回事,也跟著大聲叫起好來,氣氛那是相當的活躍。

“我有話說。”隨著小和尚的一個眼神,板車旁的一名弟子便高呼道。見狀,小和尚立刻讓位,讓這弟子登上了板車。

“各位父老鄉親,大家都應該知道城西的老張家吧,天見可憐呢,那老張家的小閨女才剛剛十二歲啊……”

老張家小閨女的事情是一個很好地話題,再加上這弟子還算不錯的口才,一則人神共憤的故事便呈現在了衙門前百姓的眼中,對劉狗官這樣的惡行眾人聽了直恨得牙根癢癢。

衙門裏,熱鍋上螞蟻的劉知府看到滿頭大汗的王捕頭回來,就像是見到救星一般屁跌兒屁跌兒的跑到了王捕頭跟前。

“趙鎮守派出了多少人馬?”劉知府滿臉希冀的問道。

王捕頭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一臉苦澀的看著劉知府說道:“大人,小的都沒能見到趙鎮守。”

“什麼?”劉知府瞠目,旋即大怒道:“廢物,本官打死你!”

“大人,不是小的廢物,是那趙鎮守壓根就躲著不見。”看著劉知府抬手作勢要打,王捕頭急忙解釋道。

“小的軍營和鎮守衙門來來回回跑了兩趟,衙門的人說姓趙的在軍營,軍營的人又說在衙門,他們分明就是推脫啊大人。”王捕頭氣憤道,這一來一回不下十裏地,自己的腿都快跑細了。

聽了這話劉知府也是氣憤,咬牙切齒道:“該死的東西,本官一定要參他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