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揮柔毫 從容寫文心
藝術欣賞
作者:鶴鳴
第一次進書法家席喬屋,進門牆上有幅畫,讓我喜愛:一高人雅士,闊鼻壽眉,短髦銀須,蝌蚪一樣的眉眼,方頭楞腦,透著高古,手持藜杖彳亍在梅花林間……。看似不經意的信手塗抹,實為:無為而不為之返璞歸真、逸筆草草的大手筆。因此,那高人雅士就有了:“花翁逸仙人清流”的味道!讓人欽佩的是:其表現手法與所要表達對象,達到高度藝術上的完美統一,頗具八大山人的逸風。
仔細端詳落款、鈴印:屬“何燾”所為!自然也就記住了他的名字。雖未謀麵,但讀懂了何濤,字:“清流”,署號:“洗雲堂”以及“流花書房”所蘊籍的含義。心中便生發出:潺潺清汐,嵐氣流蘊……的昂然詩意!
第二次見他的作品是在年頭歲尾的“鹹陽首屆寫意人物畫展”上。他有十幾幅不同風格內容的作品參展,這才使我較為集中的窺視到他作品風格的全貌。此時,對他的作品不光是喜愛了!可以說是用“震憾”來形容了!想必何燾是一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不然怎麼能畫出如此精妙,形神兼備,且頗具有文化含量的作品呢?不是我附庸風雅,說真的:打心眼裏就喜歡這種類似的“文人畫”。想必是我在這個秦風漢韻的帝王都居住久了的緣故吧?積澱和擁有灃湛文化情素的人,不愛這樣的畫說不過去!骨子裏所喜歡上的東西,無形中也就會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於是,當晚就有了:“河濤微瀾波粼粼,鶴鳴足蹈聽歌聲……”的詩句!
麵對何燾的畫,就會使我想起古人有:“刪繁就簡三秋樹……的詩句”。此句詩,恰好道出了繪畫筆墨由繁至簡的藝術真諦。何燾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係.係統學習過繪畫理論,有較為紮實的繪畫功底。看他的早期作品,將會對此做出一個很好的詮釋!弘一法師的晚年作品,似乎也將能說明這個道理。了解何燾的人都知道,他有很好的素描繪畫基礎,從“繁”到“簡”一路走來!畫到一定的時候自然就會由“繁”到“簡”了。看似何燾不經意的幾筆塗抹,沒有筆墨功夫的人是怎麼也“抹”不出來的,那得靠知識和繪畫技藝一生做鋪墊,才能夠做到!
從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一個畫家的學養與修為。畫佛,心中既有“佛”;才能通達藝術之堂奧!繪畫對象的呈現,是一種內在外化的表現形式。何燾知道學“詩”功夫在詩外的道理。除了繪畫之外,他善於涉獵其他方麵的知識,不斷的自我“充電”,把各種知識作為一種“暗流”融於作品之中。從另一個角度講:他的佛學意識與淡定心態,二者有機契合,成為作品的一種“內核”,這點為他的書畫作品增添了一種靈性、儒雅與高古的靈光!在這樣一個處處充滿欲望、誘惑的年代。他能平定心態,像平民一樣生活,上帝一樣思考;甘於寂寞。對藝術報著“淨手”拜佛的“敬畏”心理,孜孜以求心中的“藝術美神”!安然揮柔毫,從容寫文心,十年磨一劍,才抵達了迄今如此的藝術高度,對此,不能不讓人高山仰止!
自古書畫同源,何燾善畫也善書。其書法筆行中鋒,講究筆畫質量,注重字體的大小變化,墨色的濃淡對比。糅合多種字體,自立門戶。整體觀之,有一定的視覺衝擊力,頗具現代書風意味。想想看:將質樸、高古、老道的字,再配上古雅、蘊籍寓意的畫,可謂達到了藝術上的“珠聯壁合”,其藝術魅力攝人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