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過幾天,我就給你轉學,讓你親人,在X城給你找學校。”
初二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那幾天可真是,頭疼,和自己生活了倆年的同學,曾經在一起的打鬧,打架,曾經一起在分雨中追逐,一起在烈日下奔跑,……,一切都成往事,往事如煙,往事回首難,往事難回首,但回首起來,更多的是多一份傷感,多一份留戀。
有夢想就有追求,有追求就必須去追,何況我的夢醒不在這裏。套用我剛才那句話,要想讓我學成個樣,就必須給我轉學。雖然我不是學習音樂的。還和他們在一起,每天的娛樂,每天的放縱,有時還出去買幾瓶啤酒回來晚上喝,給眾人留下我在這裏最後的眷戀。
假期中,辦理了一堆手續。在副校長家裏蓋章的時候,副校長和我爸短時間談了一會兒,主要就是學業的事,副校長談也談了談學校的事,他說就這種速度下去,我們這所中心校過幾年也會沒有的,咱們這裏的師資教育缺失不同於城市教育,去那裏就好好學吧,咱們學校也有不少學生轉學,你家孩子轉學,都是為了以後有更好的出路,做家長的我們也明白。也是應該,咱們這裏的教育方式和大城市裏的一樣,你家孩子要是去那讀書的話,我的建議是在那複一班,知識在加強一下,並且鞏固一下,以免做到跟不上其他同學的事情。我老爸是聽了副校長的建議,果真把我又複了一班,後來事實證明不用複班,跟的上便可,城裏的初中是四年製,而我們鄉村是三年製。一切辦理之後,老爸去了一個我不認識而他認識的家裏,而我去則去學校走了走,那會,正趕上學校建新的教學區,看那個規劃圖倒是挺好的,我反正是趕不上了。一個人坐在那個曾經玩過瞎子捉拐子的宿舍,又走在我的第二個宿舍,又走在我現在的宿舍,床板上那斷版,下麵是我們多拿回來的煤塊。
鄉村,這個曾我待過13年的地方,突然要離開,那種感覺,難過、留戀、……都有,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了。離開了鄉村,就代表著我再也不能和村裏的孩子們一起瞎害了;離開了鄉村,就代表著我之後有很少的時間在回來了;離開了鄉村,就代表著我以後去姥姥家的機會很少了,離開了鄉村……。這不是廢話嘛,你已經離開了,還能在這裏幹啥呢。
那時候正直家裏秋收的時候,自己也一直在家裏幫父母做些農活,在天地裏又是暢想自己的未來,那感覺又飄了九霄雲外了,自己幻想著以後的生活方式馬上就要改變,有點小興奮。
“趕緊收割吧,把這點收割完,就能回家了”,媽說道。
“媽,咱們雇收割機來收割把,那樣又快”,我回道。
“不行,咱們這裏地不平,地勢坡度較大,收割機有點危險”,老媽解釋道。
“哎……,幹活吧。回家好好吃一頓,然後去上學”
“到了那好好學習的啊,不要就像這裏啦,這回滿足了你的願望啦,念不成書,不要怪我們了就”
“知道啦”
“……”
老媽又開始了說教。
那年中的那一天,天氣很好,坐上大客,離開了這個養育了我十四年的黃土地,現在就離開了。輕輕的我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帶走的是對故鄉的一種眷戀,帶走的是對故鄉的情誼,帶走的是故鄉一份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