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君子萬年(上)(2 / 2)

“還說呢!”女子不滿地撅起嘴,“你在東宮一留便是兩日,也不給個準信。否則我何必出此下策!簡直顏麵盡失!”

“如此倒是我的過錯了。那我給你賠禮請罪?”蕭昭業壞笑著,便要作揖。

何婧英背過身,語氣悶悶的,“不必,王爺折煞小女子了。”

“得了,隻怕你此刻正在偷笑。”看著她的背影,蕭昭業莞爾地搖搖頭,“如何,演了這樣一出好戲,所為何事?”

是啊,所為何事?

那日父王都說了些什麼?為什麼要留在東宮?是父王將你軟禁了起來?可要使法將你救出來?外麵的形勢該如何應對?難道任人宰割???

何婧英微微發燙的臉頰漸漸褪去了顏色,怦怦心跳也變得微不可聞。來這裏本是為了要緊正事,本是為了滿腹疑惑,本是為了春秋大計——隻是剛剛,似乎所有疑問隻是一句“你可好”,似乎所有不安隻是一眼“我安好。”

這幾日坐立不安的心悸讓自己打定主意要見他一麵。方才見到那樣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雖是嘴上賭氣,心裏卻是不由自主地歡喜。來之前,她覺得自己有無數的理由非要見到他不可,隻是現在,那無數的理由早被齊齊拋到腦後,以至於要調用它們之時,竟足足愣上了半晌。

意識到這一點,女子一時又羞又愧,但她很快斂了神色,緩緩轉身,“那日父王都和你說了些甚麼?你竟甘願留下?”

蕭昭業在轉過來的那張麵龐上看到的是鎮靜謹慎,不由得失望。他輕描淡寫地回道:“武昌有一樁案子,涉案官員頗廣。父王不願我插手,他說若我能在東宮留上五日不與外界聯絡,他便相信我的誠意,往事一筆勾銷。與父王為敵,於我並無好處,所以我便應下了。”

“隻是你能肯定這不是父王所施的緩兵之計?”

“左右不過是在這裏留上五日,好吃好喝,為何不允呢?”男子勾了勾嘴角,輕鬆的語氣好像在講述一件樂事。

“隻盼是這樣罷。”何婧英麵帶愁色,不置可否,“那我此番執意闖入,可會令父王生疑?”

“這——就難說了。”蕭昭業眉頭緊蹙,似在苦惱。

女子見他這副情狀,鬱鬱地低下了頭。

“瞧你??我是說笑的。”蕭昭業得意地一笑,揶揄道,“左右我們都是砧板上的魚肉,父王是否生疑,是否守諾,全在於他,不必因此事掛心。”

“嗯??”她愁容未褪,但仍振作精神,問道,“你被困在東宮的消息隻怕已經傳揚出去了,若是外頭那些聽命於你的朝臣、部下因此自亂陣腳,倒是得不償失了。可要我代為通知他們切莫輕舉妄動?”

蕭昭業不動聲色,“不必了。和他們聯絡之法過於繁瑣,不是我在這裏和你三言兩語能交代清楚的。區區五日,想他們也不至於驚惶無措。”

“說的是。”何婧英嘴上附和著,心裏卻泛起一絲無奈與失落。

他是如此謹慎多疑的一個人,他的勢力網絡像樹根一樣伸展開來,但真正的源頭被他緊緊攥在手中。他手下的分支間互不聯係,互不知道對方的存在。想要真正將他們一網打盡,唯有他自己才能辦得到。

“既如此,臣妾就先告退了。”

“都‘你’來‘我’往說了好一會子話了,怎麼又突然自稱‘臣妾’了?”蕭昭業忍俊不禁地打趣。

“這??”女子一時被問住了,雙頰染上了一層薄薄的紅暈,“欲告辭了,方才想起來禮數,讓王爺見笑了。”

蕭昭業心知她誤會了,也不解釋,隻是淡淡地說:“往後無外人在的時候,這些虛禮能免就免了罷。”

“是。”她答應著,往外間走去的同時,隻覺得頰上愈發燙了起來,心中有一塊柔軟的地方癢癢的,仿佛被什麼輕撓著似的。她步伐匆匆,頭也不回——因為她不知道那可能是最後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