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夜,舉目四望隻有遠處的村子點點燈光闌珊,如同天上的星星遙遠而寂靜。此時的人們早已在各自家中享受家的溫暖。而我們一行人卻在這山上,偶爾的幾聲貓頭鷹的咕咕之聲,還有周圍繁雜的蟋蟀唧唧吱吱忽遠忽近。因為我們在高處,為了盡量不引起注意,所以隻開了一支手電筒。平時不太愛說話的缸子卻很反常地一直再問老仙什麼時候下山,我能理解此時缸子的心情,除了求藥心切其實更多的是緊張。因為我也一樣….
其實下午的時候我跟老仙已經下過一次山,大致丈量了一下募的大小也確定了具體打盜洞的位置。整個古墓成“早”字形,坐西朝東。按照老仙的說話這是典型的西漢墓塚格局,中間是甬道,兩邊是耳室,最後就是主殿跟後室,後室就是放墓主棺槨的地方。讓老仙驚訝的是下了山才發現整個古墓很大,至少有幾千平米。踩完點後,老仙就在一處玉米地放倒了一小片玉米作為記號,便回到山上。其實從這時開始我就開始懷疑二老仙的身份,怎麼看怎麼像一個精通盜墓的老賊。想著想著就有點毛骨悚然起來,會不會所有的一切都是二老先提前設計好的,包括劉伯所中的屍毒。想到這裏我又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老仙曾要孤身犯險,即使老仙以前是個盜墓的,在我的心裏並不排斥,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比如說現在我和缸子。
當我們一行人到了提前標記好的位置時,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也不是很緊張,隻希望能順利得到東西,然後一走了之。今生隻此一次。我們幾人站在莊稼地裏,滿耳風吹玉米葉子的嘩啦嘩啦聲。老仙把旅行袋扔在地上然後拉開拉鏈,從裏麵拿出兩把短把鐵鏟扔在一邊。然後又叮叮鐺鐺哪出很多鋼管,每個鋼管兩端都有螺紋。老仙熟練的把鋼管連在一起,最後又從包裏拿出個形狀有點怪異的鏟子,是一個截麵是半圓形的,比普通的鏟子顯得又細又長。然後又跟鋼管接在一起,總長度能有十米。
“這是什麼,這也太長了吧”我好奇問道。
“洛陽鏟,探墓用的”老仙說著便把洛陽鏟高高的豎了起來,狠狠向地麵插去。然後道:“樹,你過來,跟我一起”我應了一聲便走了過去,跟老仙一樣抓著鋼管。然後抬起狠狠下落,鋼管又沉又長,下落之勢很衝!加上莊家地比較鬆軟,這一下便下去一尺多。然後拔了出來對缸子道:“過來把鏟子裏的你清掉”
就這樣我跟老仙上抬下戳,缸子就蹲在一邊清理鏟子帶出來的泥土。幹了能有半個多小時後,我就覺得有點費力了。感覺泥土有點硬,但不是像石頭般的脆硬。把鏟子拔了出來後,老仙從小鳳手裏接過手電筒照了照帶出來的土。然後有撚了撚放在鼻子下又嗅了嗅道:“就這裏了,開挖”
大壯脫了西裝放在一邊很自覺的拿起短把鐵鍬就開始挖,然後又換缸子,等輪到我的時候,坑洞已經快有一人深了。等缸子拽著繩子被我們拉出來後,老仙把繩子一端係在旅行包上扔在了洞裏。然後我就順著繩子下到坑,把挖的土填在旅行包裏,滿了就被拉出去。我不知道填滿了多少背包,一直到三米深的時候。突然覺得腳下的土好硬,根本鏟不動。於是我喘著粗氣眯著眼睛抬頭喊道:“老..老仙,挖不動了,太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