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瓊玉堂有如這塊充盈著輝煌的匾般,雖是依製而建,采用的是四簷飛脊的製式,梁上棲著五色飛鳳,比起皇宮內坤寧宮不同。
瓊玉堂的是青綠瓦,而非琉璃瓦,廊下的堂柱一色是用的貼金的百鳥朝鳳的圖案,也並非是龍鳳呈祥的禦用圖案,隻是,雖然是稍差了些,卻也是天下再也找不出來第二個如此建製的王府內院。
天下也便隻此一家罷了!
瓊玉堂的殿前是一方空地,可以站幾十個人的模樣。
青石鋪地。
周圍圍有白玉雕成的欄柱。
每根柱上都雕有麒麟,柱上的麒麟的動作和神態又均不相同,或坐,或立,或怒目圓睜,或是憨態可掬……
甬道至到殿前的階下化成拱橋,橋下又有水流穿橋而過。
如此,殿前的水榭極巧妙的半繞著瓊玉堂,正合卦之象。
現下不見水聲,已經成了冰,隻是水邊仍舊有舊年殘荷的幾處枯枝,倒也另有情趣。
“奴婢們叩見王妃。”
“王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隨著奴婢們高聲的叩拜,白錦繡已經走進了瓊玉堂的正堂,進到了這座足足挑高了三層的瓊玉堂內,人反倒顯得渺小了些。
尤其是當人麵對著堂內的正座的坐頂高懸了塊“煥焯珍符”的紅木橫匾的時候,幾近不敢呼吸。
這塊匾還是當年王嫣然與孫恪成親的時候,王太後親賜,以示恩寵。
仍舊是用的禦用製式!
當年便掛在瓊玉堂的正堂之上,以示王氏的威儀,後來,京中再建景王府,仍舊依著江南的王府舊製,隻是孫恪又升了爵位,自是在規模,樣式,以製於規製上都又比江南更盛了一籌。
白錦繡此時置身其中,待瑞雪將聖旨供好了以後,才撩衣伏倒。
因為,今天因為是遷府的大日子,必須著王妃盛服,一時間環佩輕響,異常動聽的玲瓏之色。
此時,大殿內外所有的仆人都摒著呼吸,就連此時瓊玉堂牌樓下的王府內宅外宅院事也俱都收斂著表情。
景王府裏所有的側妃和貴人,還有侍妾現下也都站在了瓊玉堂的門外,因為,白錦繡還沒有宣召,所以,她們也隻能是扶著丫環婆子的手,站在瓊玉堂外的廊下候著消息。
看著所有的仆人跪成了一片,不由得這些側妃還有貴人們再想什麼,隻聽得瓊玉堂內一陣的鍾聲敲動,正式宣告景王妃已經就了位了。
磕過了頭以後,白錦繡搭著施嬤嬤的手,徐徐的轉過了身。
“起來吧。”
根本無需刻意的壓低聲音,在這間已然是窮盡人力的殿內,任何人都足矣感覺到那逼人的權勢的威儀。
瑞雪此時替白錦繡緩聲傳話。
“請兩位側妃和貴人們到堂內的耳房等著吉時到了,進正堂叩拜。”
“是。”
小丫頭得了消息,趕緊去了堂外傳話。
就在兩位側妃帶著貴人們往瓊玉堂裏走的時候,白錦繡已經從瓊玉堂的正堂由施嬤嬤扶著,下了漢白玉的台階,仍舊沿著甬道往前走,到了後院的正房。
瓊玉堂是一個三進的院子,正房這是第二進院落,是供平日裏的時候,王妃見和各府裏的貴妃使用的,說起來仍舊不過是個待客之所,隻是,沒有瓊玉堂那般的正式罷了,倒是可以說是一個說話的地方。
依著正房是兩間廂房,分別叫做瓊舍和瑤舍,俱都是用來做平日裏待客用的地方。
從正房往後走,裏麵還有三間房間,正中的一間是王妃與王爺的休息之所,另外的兩間廂房也俱都是王妃用來日常休息的地方。
正房的後牆與內間的前門之間仍舊是有是個院子,圍著後牆的是形成了回字形的回廊,回廊下到了春季便會擺上應季的鮮花。
廊內隻隔幾步便有名家字畫,倒也有幾分的雅趣的模樣。
白錦繡今天所需要用的東西,丫環們早已經備好了,瑞雪也早在兩天以前,便檢查了兩三遍,所以,這時候隻不過是陪著白錦繡走了一圈,做個樣子罷了。
略過了小半個時辰的樣子,白錦繡在瑤舍簡單的用了杯茶水,也就到了吉時了。
這時候,白錦繡抬了抬手,看著自己身上繁複的王妃製式的正服,袖口處隻露了指間些許。
“走吧。”
示意過了瑞雪以後,白錦繡起身,緩步穿過了回廊,到了瓊玉堂的大殿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