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深夜勸解(1)(2 / 2)

他走上前來,坐在她的身旁。

“師妹,”他終於輕聲叫她。

“瑾瑜師兄……”她垂下頭來,內心交織著各種複雜情感。

看著眼前楚楚可憐的楚舞苓,東方瑾瑜雙眼閃過一絲黯然。她如此悲傷,是因為七天前東方烈的羞辱,還是因為大半個月前秦初雪的掌摑?頓時悲從中來,如此纖弱女子,卻三番四次地受到皇子公主的刁難,當真是難為她了。於是,便開口說道:“瑾瑜很喜歡一篇文章。願與師妹一起分享。”

她直直地看著他。

她知道他飽讀詩書,她知道他博學多才。之前他對她的一次次勸解,都令她甚為驚訝,都能令她感慨良多,都能使她獲益匪淺。

隻是這一回,他根本不知道她發生了什麼,他根本不知道她為何而傷,又該如何勸解得了她呢?

便是低下頭來默不作聲地聽著他的分享。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楚舞苓聽了此文,頓時深感詫異。他竟知道她的心思,他竟和她分享了這麼一篇文章。便是這篇文章,將她心中的苦楚全部解答。

“這是我們國家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亞聖孟子之作。題名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東方瑾瑜緩緩說道:“本來是治國良文,但瑾瑜覺得治國如治身,師妹可以借用此文,以此為鑒,觀照自身。”然後便是逐字逐句地為她一一解釋。

“上古五帝之舜帝在成帝之前,乃是鄉村田野中一名鋤草種田的農夫。傅說被舉用之前,在飛塵泥地中做建築之工。膠鬲在被舉用之前,在市井中販賣魚鹽。管夷吾在被舉用為相之前,剛從監獄中放出。孫叔敖被舉用進朝廷之時,乃是被人陷害避難於海濱縣城,而後卻是修築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受到楚莊王的賞識,開始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百裏奚從被舉用登上相位之前,乃是一名市井中被人販賣的奴隸,隻被秦穆公以五張黑羊皮換回,而後成為一代名相!”

“所以,當上天要將重大責任降落到這樣的人身上,一定會先使其內心痛苦;使他筋骨勞累;經受饑餓,以至於瘦骨嶙嶙,形容枯槁;使他受到貧困之苦,以至於做事顛倒錯亂,皆不如意。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性格堅定,增強自身不具備的才能。”

聽到這兒,她突然想起了之前,在秦瑨國那個黃沙漫天的邊城中低頭覓食,饑腸轆轆,顛沛流離,蓬頭蓋麵的她……這些,難道便是上天對她的考驗,想以此鍛煉她內心的剛強,而不是,上天對她的懲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