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說:“讀書人太可怕了。那些古書更可怕,人心都被它們毀了!”李斯說:“臣建議焚毀天下的反動書籍。”秦始皇說:“反動的書籍要焚毀,反動的人也不能饒恕。朕好心好意地養著他們,給他們俸祿,這幫人卻反朕,朕很傷心啊!”在場的群臣緊閉著嘴,沒人敢再說什麼,也沒心情再喝酒。秦始皇要殺人,至少淳於越必死。因為說幾句閑話就招來了殺身之禍,實在不值。眾人暗下決心,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端著秦始皇給的飯碗,說話辦事要讓他開心,不能隻顧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李斯領了秦始皇的聖旨,就開始操辦焚書、收拾儒生的事。一場浩劫開始了。秦國的書籍大部分化為了灰燼,接著460多名儒生被活埋。
“焚書坑儒”事件說明秦國的統治者和人民大眾的關係在進一步惡化。讀書人一向是老百姓的口舌,老百姓有什麼怨恨,讀書人會率先說出來。如果統治者不買賬,那麼緊接著就是人民起義。老百姓不會說,但會做。
切記禍從口出,管住自己的一張嘴,不要老是在背後議論別人的是非。愛搬弄是非的人盡管聽眾不少,背後說壞話者仍然很難找到真正的朋友。也許你會想怎麼我把秘密都告訴了他,還是得不到他的友誼呢。友誼發展中的秘密分享,既包括前期與別人分享第三者的秘密,也包括更進一步暴露自己的秘密。然而,你是在談論是非,即使獲得友誼,也是淺層次的。所以,當有人在談論是非時,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相處下去。
有一位朋友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曾經遇到過這種情況。張女士和楊女士都是我的同事,我發現楊女士經常在我麵前說張女士的壞話,而張女士很少說過對方的不好。不管她們說什麼,我從沒有向任何人提到過這些瑣碎的閑話,因此,我們三人至今相處很好。”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不願意被人碰觸的軟肋,那些看似無心的話,有時候會像一根刺深深地紮入別人的心口,每一個人對這種冒犯的敏感度不同,化解能力不同,碰上一個不善於調節自己心態的,你就會在不經意間為自己樹立一個敵人。與其這樣,那又何必呢?
得意,但不要忘形
身為女人,每天操持家務、奔波忙碌是一種常態,其中也有許多令人精神振奮的時刻:剛剛搬進位於中心城區的高檔住宅,與男朋友或丈夫的關係越來越親近,擊敗部門所有同事榮登經理的寶座……
俗話說:“人生苦短,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真有這些揚眉吐氣的事情,得意一下也無妨。然而,得意和失意往往會在瞬間轉換。你盡可以“春風得意馬蹄疾”,但不要放浪形骸,無所顧忌,尤其是不要忘記了自己的位置,搶了別人的風頭。
“得意忘形”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淺薄的人稍稍得誌,就高興得控製不住自己,忘乎所以,從而失去常態。得意忘形會造就一個轉折,使人和事由盛轉衰,甚至一蹶不振,出現樂極生悲的慘痛局麵。而得意不忘形卻能讓人雖折不斷、愈挫愈勇。
從前,有一位身居要職的高官。每當他忙完公事後,就喜歡和別人下棋,而且自認為已經達到了國手的水平。
有一天,高官同門下的一名食客對弈。食客剛走了幾步棋,就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淩厲之勢,讓他知道遇上了勁敵。過了一會,高官就被逼得心神大亂,額頭上的汗珠也紛紛滾落。
看見對方焦急慌亂的神情,食客格外高興,便故意露出一個破綻。高官發現後,就立即大舉進攻,滿心以為自己能絕處逢生,轉敗為勝。
誰知食客竟然使出撒手鐧,拿起一顆棋子放入盤中,得意洋洋地說:“這回,你還不想死嗎?”高官突然受到這種打擊,馬上怒火中燒,站起來轉身就走。
這位高官平時非常注重個人修養,胸襟和度量都遠遠超過一般人,但他也受不了這種突如其來的刺激,因此他對這名食客得意忘形的神態和無禮的言辭,始終無法忘懷。而這位食客也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高官從此不再與他下棋。
實際上,他原本是打算提拔食客的,但是就為了這一件令他深感不快的事情,他把食客晾在了一邊。於是,食客沒有獲得重用,以至於抑鬱終生。
一般來說,人在得意的時候,就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虛榮心會極度膨脹,甚至變得眼高於頂,無視別人的存在,這就常常會給自己帶來不良的後果。
我們可以得意,但不要忘形,特別是千萬不能因為他人相信、看重自己,就開始胡言亂語,指手畫腳,更不能恃才傲物以至於遮蓋了他人的光芒。這名食客就是由於在棋藝上技高一籌,搶了高官的風頭,甚至還出言無狀,最終落得一個被“冷藏”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