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宮中變故,古維鏞可能是最為明白清醒之人。
因為皇上對靜惠妃蘭宜娟所有的寵愛,都涉及到一個人——司徒靜柔。
皇上宇文玨之所以對蘭宜娟寵愛已極,之所以如此寵愛宛柔公主,不過了因為許多年前出征榮雲時,遇到了那個風族傳奇女子,司徒靜柔。他之所以寵愛宛柔公主,也不過是因為宛柔公主的容貌與司徒靜柔也有幾份相似。
宇文玨不過是將宛柔公主幻想成自己與靜柔的女兒罷了。
想到此處,古維鏞眼裏露出一絲嘲諷而無情的冷笑。如果他當真那般愛著司徒靜柔,當年也不會為了皇位而拋下她,更不會為了皇權鬥爭而一直置靜柔不顧。若非他的無情,靜柔也不會孤獨死去……
雖然宇文玨為君,古維鏞為臣。身為臣,他忠於宇文玨,但對於司徒靜柔的事情上,他永遠不會原諒宇文玨,永遠不會讓他知道,當年靜柔為他留下一女,不會讓他知道古雅的存在。
就讓他一輩子生活在自責與悔恨裏。
宇文玨,是你對不起靜柔……
不過,宮中變故,確實影響極大。古維鏞曾讓周湘入宮告誡古思蓉,這段時間一定要心謹慎。
然而誰都沒有料到,宮中的這場變故,也引起了武平候古維鏞及古家家族,一場巨大災難。
公主去世後的第三日,有太醫暗中稟明皇上,公主的去世,並非因病導致,而是中了一種叫淺心草的慢性毒藥,因為是慢性毒藥,隻會一點點傷害人的身體,讓人慢慢地死亡,死亡時並無中毒之狀,看上去就與生病暴斃一樣。
聽到這個消息,皇上既震驚與憤怒,命人暗中查探,不想,竟在蓉妃古思蓉的寢宮裏找到大量的淺心草。
於是蓉妃被戴上謀害公主的罪名入獄。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大理寺在追查此案時,又於蓉妃宮裏查出一封古維鏞的親筆書信,大致內容是蘭宜娟盛寵,古家與宇文欣不合,為保蓉妃在宮裏的地位,也為古家不為宇文欣的勢力所逼迫,讓古思蓉謀害蘭宜娟及宛柔公主。
大理寺嚴刑逼供古思蓉,古思蓉亦為將門之女,心誌堅毅,並不為這些刑逼所屈服,咬口不承認。
於是古家一族皆連入獄,包括已嫁入汝南王府的古婉如,亦入了獄,汝南王府因為了皇室,又有太後保著,便暫未受牽連,宇文雪梅也暫能安然留在古家,隻是古婉如到底是古家二姐,還是被牽連入獄。古家已被查封。
朝中不少官員力保古維鏞,請皇帝詳查此案。然而此事已觸及皇帝底線,所有為古家求情者,皆為盛怒的皇帝或貶或罰,於是百官對古維鏞之事也愛莫能助了。
盛極一時的古家,一夜之間,因一個宛柔公主,恩寵、權勢與富貴等均煙消雲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