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省——隻有經常反省的人才能進步
一個人隻有進行自省,才能了解自己,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也隻有這樣,才能揚長避短,駕馭情緒,讓自己的人生道路少些坎坷,多些收獲。
自省就是反省自己,這是隻有人類才能辦到的事。
一般來說,自省心強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的優劣,因為他時時都在仔細檢視自己。這種檢視也叫做“自我觀照”,其實質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體之外,從外麵重新觀看、審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為最佳的選擇。這樣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了,但審視自己時必須是坦率、無私的。
能夠時時審視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錯,因為他們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幹多少事?我該幹什麼?我的缺點在哪裏?為什麼失敗了或成功了?這樣做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
安利是美國知名的消費品製造商,擁有超過100萬名獨立經銷商的全球直銷網絡,而且旗下所販售的產品超過4 300種。
更驚人的是,安利所有的商品都是通過上門推銷和郵購的方式銷售,年營業額高達數十億美元。
安利是由狄韋斯和傑文·安黛爾兩人共同創立的。狄韋斯在讀高中時,遇到了傑文·安黛爾,兩個年輕人有著相同的夢想、希望和目標,就這麼開始了一起創造事業的過程。
20世紀50年代末,他們在自家的車庫裏展開了他們的事業。後來雖然遭遇過許多挫折,但是他們兩人從不放棄,並且彼此扶持、鼓勵,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之後,終於演變成現在的安利。
當媒體詢問狄韋斯的經營之道時,狄韋斯認為,那些夢想擁有自己事業的人,最後往往隻看重管理事業,而不是繼續成長。大多數公司之所以會垮,是因為原本的創立者忘了繼續進步的重要,隻陶醉在公司目前的繁榮景象中。而如果要繼續進步的話,就不能忽略時時自我反省。
的確,有很多人都曾這樣抱怨:“我每天都在拚命地工作、工作,我一刻也沒閑過,可如此努力為什麼卻總是不能成功?”
正如成功多是因內因起作用一樣,失敗也多是自己的缺點引起的。一個人必須懂得不斷反省和總結自己,改正自己的錯誤才不會老在原處打轉或再次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人隻有通過“反省”,時時檢討自己,才可以走出失敗的怪圈,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天,有一個年輕人,在街角的小店借用電話。他用一條手帕,蓋著電話筒,然後說:“是王公館嗎?我是打電話來應征做園丁工作的,我有很豐富的經驗,相信一定可以勝任。”電話的接線生說:“先生,恐怕你弄錯了,我家主人對現在聘用的園丁非常滿意,主人說園丁是一位盡責、熱心和勤奮的人,所以我們這兒並沒有園丁的空缺。”
年輕人聽罷,便有禮貌地說:“對不起,可能是我弄錯了。”接著便掛了電話。小店的老板聽了年輕人的話,便說:“年輕人,你想找園丁工作嗎?我的親戚正要請人,你有興趣嗎?”
年輕人說:“多謝你的好意,其實我就是王公館的園丁。我剛才打的電話,是用以自我檢查,確定自己的表現是否合乎主人的標準而已。”
可見,在工作中,隻有不斷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中外曆史上許多傑出的人物都曾進行過深入、細致、全麵的自我分析。孔子的學生曾參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隻有進行自省,才能了解自己,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也隻有這樣,才能揚長避短,駕馭情緒,讓自己的人生道路少些坎坷,多些收獲。
一般自信而開朗的人,會坦然地承認他們自己的缺點和優點。事實上,他們並不過多地關注自己。他們知道即使是那些最健康的個體,也有弱點和不足,所以,他們對自己並不感到羞愧和內疚。他們按其本來麵貌承認他們的天性,因為他們有麵對現實的勇氣。也正是這種勇氣,讓他們在不斷的自省中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也袒露出他們真實的一麵。
尋找真實的自己、尋找事情的真相、真誠地麵對壓力,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你思想中的自動引導係統能從否定的反饋資料中矯正你行為的方向,它可認出錯誤,改正過來,並且確定行進的方向。承認你的錯誤與過失,但切勿為此而哭泣。矯正過錯之後,你仍可以坦然地繼續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