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喪黃泉(1 / 2)

大宣一百四十三年春

大宣位處中帶偏南,天氣並不似北央一般寒冷,也不似南蘇一般四季如春。這番過年也是熱鬧不已,各個皇子連元宵也不曾有一刻停歇,但好歹是沒有鬧出什麼大事兒來,本以為這個年就這樣看似平靜的過去了,卻未曾想初八複印開朝後,年逾六十的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詔傳位,自己悠哉遊哉的做起了太上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三子子昊學識淵博,仁孝恭順,品行端正,肖似朕矣。今傳位於其,賜號景羽帝,欽此。”

蔣超尖細的聲音在四方大殿裏響起,讀罷聖旨,又傳:“奉太上皇口諭,登基大典定為正月十六,與封後大典一同進行。容親王接旨。”

殷奕穿著一身深紅色滾邊金絲龍紋錦袍朝服,端端正正的站在那裏,如玉的麵容上暗暗揚起一抹笑容,卻隱藏在他那副溫柔平和的臉龐之下,他無視著其他人狀似殺人的目光,伸手一揚衣擺便單膝跪了下去,不緊不慢的道,“兒臣接旨。”

整個京城都因為太上皇這一紙詔書被弄得七葷八素,看似平靜的朝堂之下暗浪湧起,若不是有太上皇鐵血手腕坐鎮,殷奕想要平平安安的坐上這個架於權力與財富之上的皇位隻怕少不了一些麻煩,那唯二留下的皇四子和皇九子也免不了要折損,聽到這番消息,最高興的隻怕要數容親王妃紀青懿了。

紀青懿出自正一品丞相府,是當代丞相紀明的嫡長女,母親是兵部尚書秦杭的嫡次女,平日裏在府中也多受寵愛,但她聞名京城的原因並不止於她的身份,而是她堪比男子的才華。紀青懿兩歲識字,五歲便能作詩,七歲可以寫文章,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然而她卻不滿足於此,常常要去找自己的祖父討要兵書看,不亦樂乎。除了才情,平心而論,她的相貌也是極為不錯的——

臉龐嬌小,玲瓏可愛,五官精致,膚白唇紅,然而點睛之筆卻是紀青懿那雙淡棕色的眼眸——仿佛暗含著一泓清泉在其中盈盈流動,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中不自覺流露出的流光溢彩的光芒就要叫人看呆了去,那雙清澈澄明的雙眼讓許多人自叫她一麵之後便再也無法忘懷,甚至高聲感歎世上再沒有這樣純真的人能擁有這樣一雙舉世無雙的如同珍寶般的眼睛,殊不知這樣的讚美在紀青懿看來卻是愚蠢不已。若她真的似樣貌若表現出的那樣無邪,隻怕她有九條命也不夠坐到今日的位子。

紀青懿的心性並非常人可比,年少時的殷奕溫文爾雅,在京城中也贏得了不少女子的歡心,他越是受那些女子的喜歡,紀青懿在外麵就越是受擠兌,赴宴有人刺殺,用膳有人下毒,又或有人設計要毀了她的清白,期間種種,幾乎是容不得一步行差踏錯,她聰慧過人,從未在這些醃臢的事上栽過什麼跟鬥,久而久之,那些人似乎也明白了紀青懿並不是她們所想的那樣愚昧不堪不可救藥,更何況這樁婚事是當時的皇帝現在的太上皇親自下旨,無可反駁,紀青懿最終還是平平安安的嫁了過去。她平時本不喜喧鬧,無奈做了王妃,有各種宴會要參加,有各種人脈要拉攏,她漸漸也變的圓滑起來,到底還是為殷奕幫了不少的忙。

“小姐真是好福氣,”立春笑,“馬上就要是皇後了,陪著王爺過了幾年辛苦日子,終於能享福啦。”

立夏正端茶從房門進來,聞聲笑罵,“就你這死丫頭嘴碎,小姐本就是貴命,哪來什麼福不福氣的。”

“嚷嚷什麼,小姐看書呢。”秋至本板著個臉想要訓斥她們,卻不自覺的臉上也帶了笑意,與其他三人鬧做一團。

紀青懿放下了手中的書卷,有些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四個大丫鬟嘻嘻笑笑,卻未曾有怪罪之意,這四個丫鬟打小跟著她一起長大,期間也受了不少苦,卻沒有人為此而埋怨她這個做主子的,此時見她終於不用再為奪嫡而勞心勞力,也是真心替她高興。她笑著,忽然見到一個丫鬟打院裏走過,身後跟著一個粉色衣衫的女子,紀青懿望了一眼,隨即又低下頭來,並不想去理會那女子。可惜她卻像是不懂看人臉色般,走進房間來朝她盈盈一拜,道,“見過姐姐。”

立春立夏幾個丫鬟立馬安靜了下來,然而卻隻是該做什麼做什麼,未曾有人給這個女子置座,也沒有人給她斟茶,讓紀明薇的臉色又難看了些。紀青懿盯著手中的書卷,淡淡的道,“若禁閉一月還是不懂規矩,我便把你送到廟子裏去住上三五年,時間長了,總會懂的吧。”

紀明薇咬了咬牙,恨恨的瞪了她一眼,麵上卻做毫不在意,又再向她行禮,“明薇見過王妃。”

“嗯。”紀青懿應了,卻沒有讓她起來,“有什麼事值得你從丞相府跑到親王府來見我麼?若還是像上次一樣想要在我的茶盞裏下藥的話,勸你還是早早回府。若是又讓父親帶著你來向我認錯,那便絕不是禁閉一月如此簡單了。你知道,我說到即會做到。”

紀明薇當然知道,不過她此時已經完全不怕紀青懿了,不論她是否讓自己平身了,一撩衣袍就站了起來,自顧自的坐到了她對麵的檀香木凳上,笑意宴宴的道,“妹妹本來想恭賀姐姐馬上要成為國母了,可誰知,現在不用了呢。從小到大都搶姐姐的東西不是因為它們有多好,而是別人的東西要顯得誘人許多,特別是姐姐你的東西。承蒙姐姐照顧,此番的皇後之位妹妹便也不客氣的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