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說“我們怎樣做父親”(1 / 1)

再說“我們怎樣做父親”

文 | 王華玉

兩名少年近日搶占了“輿論製高點”。“出來”的,是“鼠標少年”楊輝,因為微博發言被以“涉嫌尋釁滋事”刑事拘留,後改為行政拘留7日,已於22日晚獲釋;將要“進去”的,地球人都知道,是大名鼎鼎的李XX,撰寫此文的4小時前,剛剛一審被判刑10年。

其實,我想說的是另外兩個男人,他們的父親。早上在車上聽廣播,知道李XX案上午要判了,雖沒有畫麵,也能想見5名犯罪嫌疑人家長們焦急的表情,尤其是那兩位軍旅歌唱家。

但當主持人告知李雙江沒有到庭時,我突然覺得很意外。——之所以是突然,是因為本不應該感覺意外。事實上,自從李XX這次出事後,作為父親的李雙江就幾乎沒有露過麵,公眾看見的隻是母親夢鴿上躥下跳的身影。納悶之下,隻好求教度娘,她大致是這麼釋疑的:一、李將軍被不肖子氣壞了,身體很不好;二、著名歌唱家礙於麵子和影響不便出麵,隻在幕後出謀劃策,台麵上的事都交給夢鴿打理;三、李雙江被要求保持緘默……當然,還有純粹胡扯的,省略。

盡管我們對於夢鴿一段時間以來的表演非常反感,但若將心比心,一個母親的護犢之情也還是可以理解的,隻是有些做法過了頭。而李雙江作為父親,不管是真氣壞了,還是怕出麵說話累及己身,“置身事外”都不是妥當的做法。我們不是要李雙江老師像夢鴿那樣千方百計為兒子開脫,但躲著總不是辦法,你可以出來說說自己教育失敗的反思,這對社會是有鏡鑒意義的;退一步,講講“兒子犯罪應該依法追究,但希望從輕處理,給予悔改的機會”也無妨啊,未必這樣就會影響你了?而且,始終不去見兒子(也許是媒體未能披露),開庭也不出席,對孩子也是一個精神打擊。李XX有罪當究,但刑罰的目的終歸是挽救人,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李雙江的舉動,會給公眾傳遞這樣的信息:這個壞小子是活該,連他老子都不理他了。這樣的結果,是與人倫和法律的價值追求相悖的。

而“鼠標少年”的父親楊牛胡就不同。楊牛胡沒有因為兒子被抓而覺得丟了麵子(盡管根據官方認定,楊輝所發布的微博信息有誤,且媒體的報道也顯示他是一個“問題少年”),進而責怪兒子,而是認為兒子很有勇氣,自己為他感到驕傲。與此同時,楊父也積極進行反省,感慨“讓孩子留守在家還是不行,至少應該有一位家長陪著”;並為自己以前打罵孩子而悔思。他還說,以後還會支持兒子發聲,但要是正能量,必須不超出法律規定的範圍。這些,都體現了一個父親的愛和責任。

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我們怎樣做父親》,大意是說中國家長權力思想很重,義務思想和責任心卻很輕,呼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而李雙江的做法完全與此相悖,平時的溺愛嬌慣和事發後的躲閃,都是放任不管、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從其“不作為”的作為來看,先生的呼籲一點都不過時,盡管他的文章一篇篇從中學課本裏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