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人,前麵就是我大齊皇城。一會兒進城後,我先到太極殿複旨,然後陛下再宣你們覲見,行參拜大禮。”
“宋大人請放心,我大蜀沿襲前宋禮製,外臣如何見禮,在下還是知道的。”唐正肅不緊不徐地道。
宋錚知道蜀國禮製完備,唐正肅和薛啟孟都熟悉朝事。隻是自己職責所在,不得不溝通幾句。
半個時辰後,蜀國使團進了皇城,在太極殿前停下。
宋錚向兩人打了聲招呼,便登上太極殿前的漢白玉台階。
“臣禮部郎中宋錚,奉命出使西蜀歸來,特向吾皇和太後駕下複命歸旨。”
“宣!”
錢滿櫃高昂尖細的聲音響起,宋錚正了正衣冠,一步踏進大殿,緊行幾步,宋錚跪倒在地,行三拜九叩大禮。
起身後,宋錚飛快地掃了一眼,看清了朝堂上的景象。
一身紫紅官衣的逄通,立在左側最前方,手捋胡須,氣度威嚴,身後是刑部尚書董蘭成、監察禦史朱芝華等人。右側前麵空了半個位置,接下來則是代理宰相之位的吏部尚書季璨、戶部尚書徐寅順、禮部尚書郭興嘉諸人。
正殿之上,逄瑛偏坐在右邊,身邊屬於太後黃嬌的位子,卻是空著,隻是在旁邊多了一個黑衣的中年太監,正是代黃嬌聞政的太後宮總管。
黃嬌為何沒來?不過,此時也容不得宋錚多想。
“臣禮部郎中宋錚,奉命出使西蜀,幸不辱命。”說著話,宋錚將在路上寫好的奏折呈在頭頂。錢滿櫃將奏折接過後。宋錚便大略敘述了一下此行的經過,和取得的成果。最後道,“蜀王郎正淳所遣使節唐正肅、薛啟孟,持國書正在殿門外等候,請求覲見。”
逄瑛連連點頭,最後道,“宋大人孤身入蜀,不辱使命,當與嘉獎。”說罷,逄瑛向錢滿櫃示意了一下,錢滿櫃立即從懷中摸出一道黃絹來,展開讀道,“禮部郎中宋錚少年英華……特賜銀三千兩,帛三十匹,南海琉玉珠兩對。待承宣使交卸後,另行重用。”
宋錚叩頭謝禮後,站在了一側。按照他的官職,當站在隊伍後麵,不過,他是承宣使,所以要站在前列,緊挨著逄通和董蘭成。
“國公爺,董大人。”宋錚向著兩人深施一禮,便站在兩人身前。
“聽聞小郎在蜀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果然是好本事。”逄通笑著低聲道。
“國公爺謬讚了,這一趟差點回不來了。若非有些福運,恐怕就要命喪巴蜀了。”宋錚亦低聲道。兩人就在駕前,隻能小聲彼此嘀咕。
“三絕公子的名頭,如今在西蜀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聽說那蜀國太子郎伯川,亦稱你為師,小郎此行,可是大長我大齊威風啊。”
逄通的話語中充滿讚揚之意,好像真的很欣賞宋錚。
宋錚低聲苦笑道,“國公爺可是折煞小子了。”
“我隻是盼著那大金皇帝亦能稱你為師,那小郎便能以弱冠之齡桃李滿天下,嗬嗬,那才是真正的亙古一人。”
宋錚心裏咯噔了一下,猜不透逄通是什麼意思,但也知道絕非好意。當即翹了一下嘴角,“國公爺對西蜀的事兒很熟悉啊,當真讓小子吃驚了。連聖上都不知道的事兒,國公爺都知道。”
“你……”逄通語氣一塞,爾後便皮笑肉不笑地輕哼了一聲,轉回頭去。旁邊的董蘭成見逄通吃憋,臉皮抖動了兩下,便回複了正色。
此時,蜀使踏進殿門,長身行禮,“外臣唐正肅(薛啟孟),參見大齊皇帝陛下。”
眾人的目光一時都被吸引過去。隻見唐、薛二人身著宋製官服,儒帶冠衣,帽翅長長,頗有古風。朝中大多數人是第一次見到蜀國使節,均頗為驚奇,不由得小聲議論起來。
逄瑛輕咳一聲,“二位免禮,平身。”
唐、薛二人謝禮後,站起身子。接下來,唐正肅向逄瑛遞交了國書。既然要派使節來蜀,國書自然由唐正肅親遞,便用不著宋錚了。
逄瑛看完國書後,與唐正肅說了幾句客套話,同時表明了大齊的態度。緊接著,便是唐正肅宣讀禮單。
比起宋錚赴蜀時攜帶的禮物來,這份禮單要貴重得多。金銀財帛及玉石珍寶,足足有兩大車,這讓許多官員都輕輕點頭。雖然這些東西到不了他們手裏,但西蜀如此尊重大齊,他們還是與有榮焉。
當然,也有一些人並未把這些東西放在眼裏,隻是聳著耳朵靜聽。部分人仍然對西蜀是否真的砍了蔣魁而心生疑慮。
最後,唐正肅拱手道,“陛下,我大蜀原殿衛司指揮使蔣魁,因罪被誅。我皇知蔣魁乃大齊舊官,故令我等將其屍首帶來,全憑陛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