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摸透郎正淳的心思,其實並不難。為帝王者,所在乎者有二,一曰尊嚴,二曰利益。尊嚴者,帝王就是受人膜拜,受人尊敬的。利益者,必須對自己有利,對國家有利。
說白了,就是最好什麼事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最好是想讓別人幹什麼,別人就得幹什麼。當臣子的,要老老實實地按著帝王的心思行事。
宋錚是外臣,自然不需要對蜀國效忠,也不能處處順著郎正淳的意思幹,不然,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不過,宋錚也有辦法。你不是要麵子麼?那太好說了,我就把姿態放低點,恭恭敬敬,不恃功而驕,再加上多拍點有質量的馬屁,自然就能給你順氣。
至於利益,宋錚也不求那麼多:就是把盟約簽了,順帶著讓彙通商貿行進入,那就行了。盟約不求齊國沾什麼便宜,雙方對等,不分孰高孰低。至於商貿行,也好辦,請你們蜀國皇室入股,派人監督,我們隻負責經營管理,大家有錢賺就行。至於賞賜之類的,你們自己看著辦,反正落不到我手裏。
宋錚拍了一會兒馬屁後,終於給郎正淳順了氣。接著,便把自己擬好的章程送給郎正淳禦覽。
郎正淳看了看,具體的章程與宋錚先前所提,沒什麼變化,屬於你好我也好的那種。具體的說,就是雙方互設正使,加強往來。碰到皇子誕生、新皇登基、太後賓天之類,互致國書道賀或者哀悼。而且,雙方約定,使團派遣,不受國與國關係的影響。
這種事誰也說不上誰沾光吃虧,隻是建立一個溝通的渠道。當年前宋與遼國,就是這麼幹的,有前例可尋。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相當於國與國之間正式建交。
至於彙通商貿行,郎正淳有些猶豫。不過,宋錚想得很周全。在詳細向郎正淳解釋了彙通商貿行的運行機製後,宋錚提出的一係列措施,主動接受蜀國監督。最重要的是,讓蜀國皇室入股,所得利潤按股分配,這相當於給蜀國皇帝一個生財渠道。
誰說皇帝不缺錢?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產業,作為自己的小金庫,不然的話,皇帝幹點什麼事,還要與大臣商量後才能動用公款,豈不煩死?
當然,宋錚也不是這麼大公無私,在隱晦地點出彙通商貿行是自己的買賣後,郎正淳也就默不作聲地點了點頭。
這一下,郎正淳心理平衡了:我允許你宋錚在我蜀國做買賣賺錢,就是對你最大的賞賜了。好處給了你,你這恩情我也嚐還了。
彼此合作,有錢一起賺,皆大歡喜。
按照宋錚的想法,彙通商貿行可比虛頭巴腦的互致國書之類的,要實惠得多。有了蜀國皇室的支持,彙通商貿行可以在蜀國遍地開花。如此以來,彙通商貿行可以控製蜀國的商品流通,蜀國的一切經濟情報,再無秘密可言。假以時日,能變相地控製蜀國經濟也說不定。
倒不是郎正淳不精明,隻是他沒有宋錚這種超前的經濟思想。宋錚畫的餡餅太誘人了,在宋錚提出納稅百分之二十後,郎正淳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以至宋錚離開大業殿後,暗自抽了自己兩個嘴巴。早知道這樣,還不如把稅率減少一點,比如百分之十啥的,那可就賺大了。
幸好,宋錚反應敏捷,在看出郎正淳的意思後,追加了一條:商貿行每開一處分行,三年內免稅。
成都春來早。出了正月沒幾天,天氣就慢慢轉暖。梅花如同報春的使者,在乍暖還寒的時候盛開。到了二月中下旬,郊外已是綠色盈野了。
翠浮觀的清靜殿前,兩個俏麗的女道姑簇擁在梅花樹下,言笑晏晏,任由粉紅的落英灑滿肩頭。這一刻,清靜殿也因著兩個女子,散發出一種明豔之色。
清靜殿不清靜?孫不二倒不覺得,在她看來,無論是李邕熙還是蘇蟬,就像自己的兩個孩子,讓她在枯燥的經義之中,尋到了人間天倫的溫暖。
這一刻,她正坐在台階上的椅子上,微笑地看著兩個賞花女子,滿麵的慈愛之色。她身後的兩個女弟子,正豔羨地看著兩個嬌客。
殿外其樂融融,殿側的東廂房裏卻不怎麼和睦。李元震氣哼哼地看著對麵而坐的宋錚,覺得眼前的笑臉頗為討厭。
“你還真行啊,居然想到這種辦法!你這腦筋也太好使了吧!”李元震沒好氣地道。
原來,蘇蟬被蔣魁關到成都南郊一所隱秘的小院子裏,倒沒受什麼虐待。宋錚在救出蘇蟬後不久,就找熙兒商量,讓蘇蟬上道觀來陪她。言外之意:大家既然以後都是一家人,先親近親近。
熙兒早知道姐妹眾多,醋勁兒倒不大。尤其是當她聽說蘇蟬的身世後,立時生出可憐之心,還掉了幾滴眼淚。對於蘇蟬來陪她,也很高興。李元震雖對她關懷備至,但畢竟不方便。而孫不二的那幾個女弟子,對熙兒尊敬有加,卻無法傾心交談什麼。如果蘇蟬來了,倒真是一個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