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熙兒遇劫(1 / 2)

宋錚和郎伯川都沒想到,郎正淳會親自趕到太子府來,而且還來得如此之快,以至於兩人還沒有完全恢複本來的麵貌。

原來,早在太子失蹤的消息傳來後,郎正淳就派了一隊人馬守在太子府。所以,宋錚與郎伯川前腳進府,後腳便有人送進了宮中。郎正淳甚至顧不上換朝服,便匆匆向著太子府而來。

“我的皇兒在哪裏?”郎正淳氣喘籲籲地衝進府中,若非幾個貼身小太監跟隨著,跌跌撞撞的郎正淳非要摔幾個跟頭不可。

雖然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郎伯川身為長子,且早就定下了太子之位,自與別的孩子不同,父子之間感情很深厚,與尋常百姓家無異。這些年郎正淳醉心道教,但自太子失蹤之後,心力交瘁的他,無比思念這位長子。特別是有意圖謀叛的郎伯岩作對比,郎正淳更覺對郎伯川有所愧疚。

正在梳洗的郎伯川聞聽父皇駕到,忙不迭地跑出來。“父皇!父皇!”郎伯川一麵跑,一麵眼淚長流。

“不孝兒拜見父皇!”郎伯川遠遠跪倒,膝行向前。

父子相見,抱頭大哭,連跟在郎伯川身後的宋錚,也不由得陪著掉了幾滴眼淚。跟著前來的安胄等幾名重臣,立即將閑雜人等全部驅除,畢竟這個場麵有損皇家威儀。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郎正淳抱著兒子的頭,嗚咽道,“兒啊,讓你受委屈了。”

“聖上,太子殿下,外麵寒冷,還請到屋內敘話!”安胄上前勸道。包亨等人也上前勸解。

兩人收住哭腔。郎伯川攙扶著郎正淳,一齊移到正廳。落座後,郎正淳已經恢複了平靜。他當即吩咐所有人都出去,隻留他父子二人敘話。眾人也知道,郎正淳要尋問這次事件的究竟,紛紛應命出去。

郎伯川亦不敢慢待幾名重臣,叮囑下人將偏廳收拾出來,讓其在那裏暫候。宋錚由於身份特殊,亦被安排在偏廳。

大家落座後,下人奉上香茗,眾人的目光齊齊聚集在宋錚身上。

此時的宋錚還未來得及換上正式衣服,仍是青帽小廝裝束,麵孔黑黑的。這副樣子,實在讓人難以想象,他是如何帶著太子逃出生天的。

宋錚被眾人看得不自在,隻好站起來拱手道,“宋某這副模樣,讓幾位老大人見笑了。”由於草藥的緣故,宋錚化黑的麵孔不是那麼容易清洗幹淨的,再加上這身打扮,坐在幾位蜀國相公麵前,有些不倫不類。

“哪裏!哪裏!宋大人於我蜀國,功在社稷,安某先謝謝了。”安胄站起身來,居然向宋錚長身一禮。包亨等人見狀,亦都站起來,向著宋錚施禮。

這一幕頗為搞笑,幾位蜀國一等一的大臣,居然向著一個“小廝”行禮,場麵很有喜感。,宋錚自然還禮不迭,連連躬身。見宋錚毫無矜誇之態,安胄等人相互看了看,都不由地點了點頭。均暗道,怪不得此人孤身入蜀,短短幾個月就折騰出這麼大的名望,的確有過人之處。

由於此事涉及的郎伯岩內部作亂,安胄等人隻是滿口地誇讚宋錚,至於當日青城山刺殺以及逃亡的詳情,沒有一個人敢打聽尋問。

宋錚亦心裏有數,絕口不提什麼龍占峰、蔣魁之類的字眼。他對眼前的這幾位自然詳細研究過,何人善詩,何人喜畫,何人棋下得好,都是門兒清的,所以答起話來均能搔到對方癢處,一時間倒也相談甚歡。

正廳裏,郎伯川將這些日子的經曆,十分詳細地向郎正淳作了彙報,中間更是幾度流淚。特別是談及張崇及眾護衛奮不顧身,拚死攔截時,郎伯川更是哭出了聲,郎正淳亦感喟不已。

“這些人都是忠臣烈士,朕必不會薄待他們。所有殉難者,一律升五品武職,蔭其家族。至於那齊國侍衛張崇,不是蜀人,惟有多給金銀,托齊使代為恤問了。至於那宋錚……”郎正淳停頓了一下,目視郎伯川道,“還是看他本人的意思吧。”

“宋小郎的意思我倒知道一些。”郎伯川忙道。

郎正淳眼睛上翻了一下,“怎麼,他曾以此要脅於你?”

“沒有!沒有!宋小郎怎會做此事!”郎伯川連連擺手,“兒臣這些日子與其相處,幾乎無所不談。宋小郎極為討厭戰禍,最希望的是天下太平無事,沒有戰亂。金齊是世仇,之所以言和,宋小郎也是出了力的。兒臣觀他是真有誠意促進蜀齊談和。”

郎正淳思忖片刻,“蜀齊簽訂和盟之約,倒非不可能。朕會叮囑禮房,三天後與宋錚議談,簽訂盟約。”

“多謝父皇!”郎伯川喜道。

郎正淳輕嗯了一聲,轉口道,“想必你已經知悉誰主謀了刺殺之事,你打算怎麼辦?”

“蔣魁、龍幹峰等一幹參與刺殺兒臣的,殺!其餘的……就聽父皇安排吧。”郎伯川低著頭道。

郎正淳沉默了一會兒,歎道,“你還是太善良了。罷了,朕還是替你打掃幹淨吧!不然的話,我不會安心地去見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