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若齊軍攻到成都府,蜀齊和談破裂,宋錚就會被人哢嚓掉。屆時,宋錚縱有通天之能,也躲不開這一刀。
幸好,一切都結束了。當宋錚接到齊軍攻破長安、逄檜身死的消息後,除了慨歎外,還計劃著借著戰事結束的機會,努力一下,爭取打開齊、蜀之間的壁壘,搞點友好交流啥的,那也不白來一趟。正因如此,前天晚上在太子府,他再一次提出盡早談判,爭取年前談出一個結果。郎伯川隻是答應周旋,沒有就此表態。
今天,元好問的離開讓宋錚豁然開朗,決定立即向郎正淳請辭,成都這個地方,他也呆夠了,實在沒有什麼可留戀的。
第二天,臘月十三日,宋錚沒等郎伯川回話,直接通過禮房上書郎正淳,強烈要求立即開始談判。
宋錚比較受郎正淳看重,負責接待宋錚的給事中薛啟孟和主管禮房的郎中喬東陽,都不敢瞞下此信,很快轉給宰相安胄,安胄自是稟報郎正淳。
臘月十六日,郎正淳召太子郎伯川打聽情況後,便下旨禮部會同禮房與宋錚談判。
談判終於在禮房衙門開啟,宋錚還未來得及高興,便覺得不對勁兒了:蜀國人竟然要大齊答應兩個條件,一是大齊要為十年前進攻蜀國賠償白銀30萬兩;二是要大齊盟約永不進犯大散關。
宋錚勃然大怒,立即拂袖而去。齊國與蜀國的戰事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大齊損兵折將,還賠上了一個大帥韓忠,豈有再給蜀國銀子的道理?至於第二條,更是扯蛋了,大散關現在在李喜手裏,大齊與蜀國商談一個既不是自己領土,又未被齊蜀任何一方占領的地方,豈不是笑話?
宋錚回到紫氣苑後,立即上書郎正淳,借言本人才能不敷和談重任,向郎正淳請辭。至於蜀國人提的那兩條,宋錚連提也沒提。在他看來,這兩條根本就是胡說八道,不需要反駁。
出乎宋錚意料,郎正淳下旨嘉勉了宋錚,送了不少好東西。而郎伯川親自上門,向宋錚解釋,喬東陽等人提的那兩條,是禮房的人自行主張,他和父皇都不知道,請宋錚見諒。人家太子都親自登門了,宋錚也不好再說什麼。
這件事折騰了三天後,談判重新啟動。這次和談又出了問題。喬東陽提出要把雙方互市的地點設在巴東,這倒不要緊,關鍵是喬東陽要求大齊在巴東以北割出一縣之地,專供蜀商棲息,並由蜀國派軍保護該縣。尼瑪,這跟割地有什麼區別?
宋錚再一次拂袖而去。真是笑話,小國跟大國,弱者與強者談判,反倒是弱小之國咄咄逼人。宋錚感覺十分窩囊,回到紫氣苑後,再次上書。這一次宋錚也不客氣了,直接上書辭行,其意決絕。這一次語氣更加激烈,竟然要求不需要蜀國人護送,自行離開成都。
不惟如此。第二天一早,不等到郎正淳的旨意來到,宋錚便收拾東西,與張崇離開了紫氣苑。負責保護宋錚的蜀國禁軍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麵派人向上彙報,一麵跟著宋錚。自從關中戰事停歇以來,這些禁軍便不再限製宋錚行動,所以不敢強行留下宋錚,隻有按原命令保護著宋錚。
還未走到萬裏橋,郎伯川又追上來了,直接帶來了郎正淳的旨意,讓宋錚現在立即到蜀王宮見駕。
來到蜀王宮,郎正淳親口下旨,蜀齊兩國談判必須在明年正月完結。郎正淳還重申,不管談判結果如何,他都會送宋錚安然離蜀。
有了準確時間,宋錚也安下心來。郎伯川亦在一邊相邀,要宋錚到太子府過年,其意拳拳。宋錚答應下來。
回到紫氣苑,張崇一頭霧水,向宋錚相詢。這一段時間,原本非常沉得住氣的宋錚,仿佛變了一個人,顯得特別急躁,讓張崇心裏頗為不安。
宋錚聞言後哈哈大笑,向張崇解釋道,蜀國現在根本無心談判,之所以現在提出如此非分的要求,就是想拖延時間,拖延到蜀軍占領漢中全境。而宋錚故意表現出來的急躁,一方麵是向蜀國施壓,另一方麵也是讓蜀國欠下人情,畢竟先前的要求太不可理喻,如此便為正式談判奠定基調,到時候就算談不攏,蜀國人也不會太過為難他。
有了郎正淳的金口玉言,宋錚也不著急了。過了臘月二十五,宋錚直接搬進了太子府。郎伯川每日邀請文人才子前來飲酒作詩,宋錚也樂在其中。
紫月公主每天也往太子府跑,不時地還與宋錚應對一番。狂放不羈的宋小郎,一到了紫月麵前,便中規中矩,十分守禮,甚至連看也不看紫月一眼,讓郎伯川大為不解。
正月初六,宋錚得到消息,郎正淳將於正月十六趕赴青城山,正月十八開始祭山,特令太子邀請宋錚作一篇祭文,並陪同前往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