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攻城之戰(下)(1 / 2)

修建這段冰雪牆,齊軍也是費了老勁了。早在齊軍入關前,李元旦就做好了準備,將長安城附近的樹木砍伐了大半,為的是阻止齊軍建造攻城的器具。隻不過由於嶢關突然被攻破,西夏軍沒來得及砍幹淨,這才給了齊軍可利用的樹木。

還好,建造冰雪牆不一定非要樹木不可,稻杆、麥秸和雜草都能利用,冰雪牆裏摻雜了這些東西,十分結實,比起土壘的城牆還要堅固許多。

冰雪牆兩麵都是斜坡,看上去像是一道長堤。冰堤向著長安城方向的一麵兒,比較粗糙,而另一麵兒,卻十分考究,有滑道,有台階。這些台階盡管也是冰做成的,但有許多稻草留出冰麵,踩在上麵並不滑,易於攀登。

僅造這一道冰雪堤,齊軍將方圓五裏的積雪、植被都搜集一空。數萬大軍連番動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才把這道堤砌成。這道堤距離城牆有六十餘步,在西夏軍的箭矢範圍之內。

實際上,在修建過程中,李元旦就感覺有些不妥,不但曾令人射箭,還曾用城內巨大的投石機,力圖摧毀冰堤。然而,這些石頭都成了建築雪堤的材料,至於箭矢,大齊軍士兵往冰堤後一躲,再厲害的弓箭也射不到。由此這道堤有了另一個作用,齊軍很容易彙集到雪堤後麵,夏軍根本不知道齊軍在做什麼。

西夏軍鬧騰了一番,反倒給齊軍送了不少箭。這一下,李元旦偃旗息鼓了,他讓人密切監視著,看看齊軍到底想要幹啥。

答案有了。十一月二十這天一大早,天剛剛放亮,長安城門上的西夏軍驀然發現,冰堤上忽然多了一排排巨大的木架,這些木架都是昨天晚上偷偷由冰堤後麵的滑道運上去的。這些天,每逢晚上齊軍便在冰堤上敲鑼打鼓,鬧騰得特別歡。西夏軍一開始還緊張了一陣兒,後來便麻木了,任由齊軍折騰,隻要齊軍不攻到城下,什麼都好說。

冰堤上的木架包括兩種器械,一是投石機,另一個是箭垛,兩種器械相隔而立。西夏軍剛剛示警,隻見一道利箭從箭垛上飛出,直入這名夏軍的後頸。已經康複的辛羽站在高大的箭垛上,滿麵肅然,任由北風吹動著戰袍,索索作響。

這一箭如同一道軍令一般,霎時間,各個箭垛上的射手一齊向著對麵城牆上開弓。箭如飛蝗般射出,壓得城牆上的西夏軍一時竟然抬不起頭來。

就在這時,一架架投石機開動起來,他們投出的不是石頭,竟然是磨盤大的冰塊。這個天氣,開鑿石塊太麻煩,也不方便運輸。肖定國讓人鑿開灞水和滻水,將凍得兩尺厚的大冰塊弄出來,一氣拉到了雪堤上。

這一次,灞橋鎮的兩條河水——灞水和滻水被用到了極致。大的冰塊供給投石機當彈藥,小的冰塊和河水,被用來澆築雪堤。

冰塊比石頭輕得多,投得也遠,再加上投石機是架在牢固的雪堤上,高度與城牆幾乎持平,射程上又增了一分。另一個關鍵是,這些冰塊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哪裏是投石機,而是獨一無二的投冰機。

世大的冰塊兒、冰球,帶著尖利的破空聲飛進城內,摧毀了地麵上任何挺立的建築。直接將城牆裏近一裏的範圍內,變成了無人帶。要知道,西夏軍就枕戈待旦集中在城牆內側不遠的地方,即使是大齊使用投石機,也夠不到他們。誰知道大齊修了這麼一道冰堤,投的還是冰塊。這一下,西夏軍遭了殃,被從天而降的冰塊砸中,照樣拍個稀巴爛。

當然,冰塊從這麼高地方落下,砸在地上會分碎成好多塊,不像石頭那樣,即使裂開了,也隻是分成三五塊。也正因為冰塊沒有石頭結實,所以一個個摔碎的小冰塊都飛濺起來,把人碰個鼻青臉腫。

一時間,長安城內慘叫聲不絕。整個射程範圍內的地上,被一層層或大或小的冰塊鋪滿了。到處躲避的西夏軍士,被砸得狼狽不堪。雖然沒有死多少人,但這種威懾力卻是極大的。

倒黴的不僅僅是城裏,連城牆上也被冰塊覆蓋了一遍,再加上弓箭手的壓製,使得西夏軍都縮在城牆上的垛頭後麵,不敢露頭。至於城牆上高高的塔樓,幾個大冰塊砸上去,照樣成了斷壁殘垣。

人歇,機器不歇。在長安城的四麵,百作架投冰機工作了整整一天,將無數冰塊送城了長安城內。靠近四個城門的內城裏,整個堆起了一座座冰山。

西夏軍損失慘重,大齊軍也不輕鬆。冰塊雖然多,開鑿和運輸也不容易。所有的大齊軍都動了起來,所有的車輛馬匹都用來運冰塊,把齊軍的將士累了個臭死。惟一的好處是沒有什麼傷亡。

第二天,又是一天的冰塊襲擊。昨天投到城裏的冰塊兒,被西夏軍連夜移走。否則,一旦齊軍攻城,有這些冰塊阻擋,軍士根本無法上城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