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兵困長安(2 / 2)

如此一來,潼關的西夏守軍算是被悶在了鍋裏,除了少部分逃到了南部山區,其餘的被全殲了。被西夏軍攔在關外這麼長時間,大齊死傷了四萬多將士,齊軍發了狠,把被俘的數萬西夏軍一氣全趕進了渭河,“渭水為之不流”。與之相比,反倒是嶢關被俘的西夏軍幸運一些。除了一些將領被殺外,普通的軍士都弄進了藍田城看管起來。

潼關方向的齊軍一入關,會同山東關將士再向西進。華陰、華州、渭南,不攻而下,到了長安。聞聽潼關失守,西夏軍全縮回到長安城內。大齊軍便派人繞過長安,襲擊西側的鄠縣和終南鎮,將長安死死圍困住。

長安被圍,成都震動。

郎正淳盡管醉心道教,現在也不得不召集文武,在大殿議事,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要不要援助西夏。當然,援助的對像不可能是被圍在長安城裏的李元旦,而是守在大散關的李喜。

至於齊軍攻下長安後,會不會進攻大散關,蜀國上下倒非常一致。雖然大齊派出使節宋錚,來和蜀國結好,但稍有腦子的人都會認為,大齊下一步肯定會占領大散關這個“川陝咽喉”,進軍漢中。

宋小郎雖然在成都非常受歡迎,名聲也很響,但大家都認為這是大齊的煙幕彈,目的還是麻痹蜀國。當使節當到這個份上,宋錚也夠失敗的。其實這不怨宋錚,齊蜀的隔閡太深了。自從齊、蜀兩國立國以來,連個有份量的使節也沒派過,也沒有什麼榷場之類的,反而打了好幾次仗,若非宋小郎同學有點能耐,恐怕直接讓蜀國哢嚓了也不讓人意外。

蜀國是怎麼商議的,宋錚隻能在邸報上知道一腥半點,其餘的啥也不知道。宋錚還是高估了他和皇室的友誼,十月初六,宋錚接到蜀國禮房的通知,意思是成都治安不好,讓宋錚老老實實呆在紫氣苑裏,沒事別出去瞎晃了。

不但如此,原來派給宋錚的那些軍士,十分忠於職守地把紫氣苑圍困起來,名副其實地把宋錚“保護”起來,這讓宋小郎同學欲哭無淚。尼瑪,齊軍還沒攻占漢中的,用得著這麼風聲鶴唳麼?

十月初七上午,元好問又來了。還好,保護紫氣苑的軍士沒有阻攔,讓元好問進來了。

與元好問同來的是奧屯魯,兩人麵色沉重,在示意張崇關好門後,便坐在椅子上,大小瞪小眼地瞅著宋錚,一言不發。

宋錚也沒理他們,而是專心致誌地寫著字。盞茶過後,宋錚擱下筆,向著元好問招了招手,“裕之兄,你來看看,這幅字寫得如何?”

元好問木木地走到桌前,見紙上寫的是一首《菩薩蠻·木芙蓉》:冰明玉潤天然色,淒涼拚作西風客。不肯嫁東風,殷勤霜露中。綠窗梳洗晚,笑把琉璃盞。斜日上妝台,酒紅和困來。

這首詩原本是曆史上範成大寫的。宋錚打聽過了,大齊沒有範成大這麼一號才子,不但他,連與他並稱的楊萬裏、陸遊、尤袤等“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一個也沒有,讓這廝好不歡喜。沒有這幾位,他又多了許多詩可以盜用。

宋錚自小被變態的宋玨逼著寫字,來到這個年代後,又加上了前世的書帖功底,字寫得極好,與這首詞倒是相得益彰。

可惜,元好問的心思不在這上麵,“善……小郎,你就不擔心麼?”

宋錚撇了撇嘴,“我好不容易寫這麼一首,你就不能多誇兩句?就一個‘善’字?”

“甚佳。兩個字,行了吧?”元好問不滿地瞪了宋錚一眼,坐回到椅子上,“聽說你被困在這裏了,我好心過來,看看是不是能幫點兒忙,你倒好,跟個沒事兒人似的,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宋錚嗬嗬一笑,“裕之兄,別擔心,大威皇帝說了,不管蜀齊兩國如何,將來會派人送我安返大齊的。”

“紅口白牙,上嘴唇碰下嘴唇,誰不會說?他給你立字據了麼?有見證人麼?”元好問氣哼哼地道,“現在大家都知道,大齊下一步會謀取漢中,威脅蜀國,你這個使節現在就是個騙子,把你砍了何證叫好聲一片。虧你還跟沒事人一樣,在這裏吟詩作賦。”

宋錚哈哈大笑道,“裕之兄,別說大齊現在才打到長安,就是占了漢中,蜀國也不會殺我。不但如此,大齊進攻得越猛,蜀國越要保證我的安全。當然,若真是將來大齊打蜀國,另當別論。”

“這是什麼道理?”元好問瞪大了眼睛,十分不解。

“我也是才想明白的。”宋錚從桌上拎起酒壺來,對著壺嘴吸了一口,還咂摸了一下嘴唇,一副十分心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