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孤陷泥潭(1 / 2)

聞聽木玉對逄瑛之舉有所悟,宋錚忙道,“哦,此話怎麼講?”

“逄檜現在正指揮全國,積極籌備進軍關中、圖謀西蜀之事。為此,全國正規軍力都歸於太尉府統屬,連黃元度也在配合逄檜的行動。然而,逄檜也因此權力再一次集中。逄檜的威脅太大,雖然他與皇帝好像已經冰釋前嫌,但聖上還不得不作出防備措施。一貫聲望有加、又在暗中隱藏實力的逄通,便成了黃嬌和聖上的選中的人。所以,桓興等人能入值左司,而聖上也不同意你再調查國公府。”

宋錚一拍大腿,“著啊。”他一直思考逄通用什麼方式使得皇帝信任他,卻沒從更高的戰略層次來看待這件事。

逄瑛算得上一位有抱負的君主。他既想得到實際控製的權力,也想開疆擴土。大齊謀取關中,小皇帝是百分之百同意的,而且這也是現在大齊的共識。然而,把軍權盡付逄檜一人,他又不太放心。

之前,宋錚拚著身家性命,讓逄檜與小皇帝有了溝通,逄檜也逐漸放開了皇城司及禁軍的部分權力,然而,畢竟,小皇帝和黃嬌母子,在逄檜的陰影下生活了這麼長時間,總要有必要的防備措施。黃元度雖然掌控朝政,但畢竟缺少軍權,雖然都衛軍的組建使得這種情況有所改觀,然而,黃嬌並不完全放心。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所以,黃嬌早與逄通這樣聲望極高的元老重臣有所勾連,借助他們的勢力,和黃元度一道,與逄檜相抗衡。

如此來看,國公逄通偷偷隱藏實力,很可能是黃嬌早就允許過的。隻不過,當自己追查到逄通身上時,黃嬌才讓小皇帝知曉此事。小皇帝本人,可能原來對此有所察覺,隻是知道的不多,所以才讓自己去“摸摸底”,而這一次宋錚見到小皇帝時,小皇帝應該已經從黃嬌那裏得到了答案,並且認同這種製衡模式,所以才不讓自己再查下去。

再回頭看看,自從逄瑛登位一來,逄檜、黃元度和逄通誰也沒閑著。王府忙著鞏固軍權,清除礙眼的元老勢力;相府則忙著攬政權,豎立自己理學掌門人的牌坊,同時還弄了個都衛軍,與城衛軍打擂台,另外還有暗鷹與逄檜搞暗戰;國公府則走了另一條道路,緊依黃嬌,收攏被逄檜和黃元度排擠的勢力。連玉作為車永福的後人,投靠逄通,便是一個例證,而儒學宗師韋不周與逄通交好,亦不是出於偶然。宋錚甚至懷疑,蔣魁投奔蜀國,亦是逄通或者他與黃元度聯合,暗地裏挖逄檜的牆角。

逄檜與黃元度最初是合作關係,在共同扶植小皇帝上位的同時,積極擴大自己的權力。逄通自不是這兩人的對手,所以暗地裏隱藏起來。當逄檜與黃元度明爭暗鬥的時候,逄通借機迅速壯大實力,悶聲發大財。如果逄檜和黃元度一直爭鬥下去,待到兩敗俱傷的時候,實力充足的逄通會站出來收拾殘局。

然而,宋錚的出現,使這些出現了變數。先是扶助完顏玉生登位,挫財了黃元度借大金削弱逄檜勢力的圖謀,使得逄檜的軍權更加牢固。接著,宋錚又使得逄檜與小皇帝達成和解,還暗自把“福壽槍”提供給逄檜,使得逄檜鬥誌漸削,即使是有政變欺主的心思,也磨滅殆盡了。之後,因著宋玨及黃嶽的關係,宋錚業已成為黃元度與逄檜再次合作的紐帶。

大齊將相和,逄通自不能再做鷸蚌相爭的得利漁翁。所以,逄通才會欲除宋錚而後快。先是在連家畫舫欲炸死自己,後又使黃嵩去告宋錚的黑狀,還想趁宋錚在右司血腥奪權之機,暗害盧俊青,意圖嫁禍宋錚。

至於原來投靠到蔣魁手下的王極,是否有國公府的影子,宋錚不知道。但老禿驢滌非,確實與國公府有勾連。滌非作為被大金追殺的前國師,一個遼國餘孽,能迅速在大齊崛起,沒有人幫襯是不可能的。宋錚懷疑,在黃嬌接納滌非的過程中,國公府一定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逄通的這些手段,真是黑之又黑,狠之又狠,毒之又毒的。幾乎都是不用自己出麵,躲在背後操縱一切。

大齊皇帝以下的這三個頂尖人物,逄檜依靠自己是皇叔的地位,喜歡抓人把柄控製人(在石山鎮布置兩名皇城司秘卒,威脅宋家莊便是例證);黃元度作為太師,明麵上是理學先鋒,暗地裏依靠江南大家族,掌控朝政;逄通則通過施恩於不得意者,同時背後下陰刀子,來達到目的。三者各具特色,卻均能占據高位。

宋錚被木玉一言洞開,很多模糊的事情漸漸清晰起來,同時也背後暗冒冷汗。在連家畫舫,若是自己身手再差一點,不是被王極所殺,便是被炸藥炸死;黃嵩密告,是因自己碰巧探聽到了連水兒的秘謀後,主動出擊,向小皇帝坦白大金之事,這才沒有失去聖寵;盧俊青遇險,是因自己在宋家莊學過一點醫療知識,了解桑木灸、硫磺和砒霜這些東西,這才識破了其中的蹊蹺之處。三次逃脫,均有運氣的成分在內。這個逄通,簡直是一個可怕至極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