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自汙學問(1 / 2)

徐明軒嘿嘿一笑,“我可沒想過當附馬,不過,我知小郎雖然為人隨和,卻自有傲骨,斷不會幹出騷擾公主和郡主的事兒。那小郎這次受傷後的種種傳聞,便不簡單了。”

宋錚嘴角一翹,“明軒,這種事你不用管。謠言畢竟是謠言,如果沒有什麼後續的事情,便不攻自破了。”

“可是任其傳揚下去,對小郎的聲譽恐怕有損。”

宋錚輕聲一笑,“聲譽是何?比起保命來,聲譽不值一錢。有時候謠言並不是一件壞事,說不定還是一件好事。”

徐明軒眉頭一皺,“小郎,你這話我倒不明白了,有人給你造謠,說你調戲郡主或者公主,這是何等大事?萬一追究起來,你恐難脫身!為何你說是好事?”

“明軒太過認真了。且不說我沒做出這等惡行,就算真的做出了,公主或者郡主不追究,又有何人去管這種閑事?在外人看來,我是因為調戲郡主被重創,然而,王爺知曉內情,不會這麼沒有眼力,遷怒於我的,如果追究,也不過是追究造謠者而已。再說公主,我隻不過見了她一麵,還救了她。芸公主難道會因為區區謠言,惱怒於我?”

接著,宋錚把在王府的事簡單交待了一遍,徐明軒這才恍然大悟,“這造謠者也太可惡了,居然以公主和郡主的清白說事,其用心之惡毒,簡直要置小郎於死地。”

宋錚嗬嗬一笑,“明軒多慮了,區區幾句話就能置我於死地,簡直可笑至極。至於你說的聲譽有損,我倒巴不得呢!”

徐明軒摸了摸腦袋,“世人愛惜聲譽,甚至甚於生命,惟小郎居然不置一詞,這種作派,與自汙何異?”

“自汙?明軒說得好!”宋錚仰麵一笑,“我正要尋個機會自汙,沒想到有人送來機會,我倒要謝謝他了。”

“小郎,你葫蘆裏到底賣得什麼藥?”

宋錚呷了一口茶水,“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漢高祖建國,以張良、蕭何功勞最大。張良功成身退,蕭何則災丞相,享受‘帶劍入殿,上朝不趨’之特權。其後,收用巴蜀,還定三秦;製定九章律,誘捕淮陰侯。其功勞之大,天下莫出其右。然,蕭何功勞越大,劉邦的懷疑之心就越重。高祖十二年,蕭何見長安人多地少,便請求高祖將上林苑閑置土地,賞給普通民眾耕種。然而,此舉卻惹惱了劉邦,以至蕭何被劉邦關進大牢。你道這是為何?”

徐明軒自然也讀過這段曆史,當即答道,“漢高祖乃有名的寡恩刻薄之人,不滿蕭何自媚於民,劉邦自然看他不順眼。”

“那蕭何是怎麼處理的?”

“有善歸主,有惡自與。”

“明軒也是熟讀曆史啊!”宋錚淡然一笑,“蕭何為了避免殺身之禍,不惜貪瀆以自汙。讓劉邦認為他沒有野心,隻是為子孫謀利。所以,也就對他放心了。前朝大宋,太祖以厚利許於石守信、高敬德、張令鐸等大將,奪其兵權。此為何哉?蓋一人名聲太盛,或權利太大,終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有殺身之禍。”

徐明軒若有所悟,略加尋思後歎道,“小郎,我算是稍微明白一點了。你初入京師,十五歲便奪得武狀元。宋伯父則受丞相重用,聲名也是一時無兩。此時,宋家當收殮鋒芒,低調行事。小郎此次受傷,對謠言竟然不置一詞,故以默認此事來自汙,使人看輕宋府,更使原本風頭無兩的宋小郎,降低了一個層次。可是如此?”

“知我者,明軒也。”宋錚笑道,“自我奪得那武狀元後,以十五歲弱齡當值禁軍千戶統領,又為皇宮教習。自大齊立國以來,未之有也,這京城之中,不知有多少人盼著我倒黴呢。這次,正順了他們心意。”

徐明軒也展顏道,“小郎,你與那黃嶽、逄霆之流交往,莫不是也是這個原因?”

“非也,非也。”宋錚笑道,“這是不一樣的。黃嶽的作派你現在也清楚了,頗有悔過之意。隻是先前作惡太深,以至聲名狼藉。現在他既然要有一番作為,我們不過是趁勢而已。至於那逄霆,我不過是順手而為罷了。你看,那逄霆鼓搗‘葳基金’,不是也幹得有聲有色?當然,我與他們有交往,的確也有自汙聲譽之嫌。可聲譽是什麼?聲譽多了能當飯吃嗎?對於一個沒有根基的人來說,聲譽有時候反而是一種負擔。讓你幹起事來縮手縮腳,最後隻能守著一個聲譽的空殼子罷了。”

“不是吧?小郎,一個人的聲譽可是很重要的。宋伯父若不是因為有這麼大的聲譽,也不會被相府征辟,當文院副總教習了。同理,因為黃嶽和逄霆,相府和國公府可是受了世人詬病。”

宋錚搖頭道,“先不說家父,就說說黃嶽和逄霆吧。你以為那黃元度和逄公爺就不知道後人的惡行嗎?特別是現在京城暗流湧動,這等人物,哪會不知道後人所為?你想一想,有時候,一個人看上去有弱點,但這個弱點說不定就是這個人故意顯露的。明軒難道沒聽過‘示敵以弱’嗎?這個‘弱’可不僅僅是弱勢,也是指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