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如此捧殺(1 / 2)

從中都之北通玄門進入城內後,沿著清夷門街前行,不久便是得勝橋。橋下是一條人工河流,橫貫中都北部,與城外的護城河連成一線。

大金對外作戰的軍士,出征前和回來時,一般都要走得勝橋,圖的就是一個好兆頭。

完顏玉都也是如此。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完顏玉都就是從這裏率軍走出,並帶回來大量的奴隸。所以,每一次經過這座橋的時候,一些得到完顏玉都“恩惠”的人,抑或完顏玉都的黨羽,都會在得勝橋上鳴鞭,用那些清脆而震耳的爆響,歡迎出征的勇士。

今天,某些人又搞出了新花樣。

此時的得勝橋上,一個峨冠博帶,長髯飄飄的老者,領著一群書生站在那裏。老者前麵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依次擺開八個大海碗,旁邊放著一個酒壇子。

在老者右側偏後方向,有四個書生,吃力地抬著一個長丈餘,寬約六尺的木匾。匾上用白布蒙著,不但如此。還有人別出心裁地弄出一個用紅綃紮成的大紅花,就捆紮在匾上。白底紅花,特別顯眼。

見到完顏玉都的隊伍來到,得勝橋上立即響起了鞭炮聲,劈裏啪啦,震耳欲聾。一陣陣清煙,在橋頭上飄起來,將火藥味送到人們的鼻中。圍觀的群眾立即歡呼雀躍,有的在喊二皇子威武,有的喊大金萬歲,有的喊女真英雄,喊什麼的都有,一片嘈雜。

走在完顏玉都前麵的軍士,對此見怪不怪,自動地停下腳步。這是享受的時刻。不管他們到了草原後,是惡魔還是野獸,但在這一刻,他們都非常享受大金百姓對他們的歡迎。

一刻鍾後,當鞭炮聲終於停止,青煙散去,長髯飄飄的老者彎下身子,將一碗酒高舉過頭頂,高聲喝道,“二殿下,老朽吳文炳,率今年科考舉子,為你略置薄酒,歡迎你得勝歸來。”老頭兒輕捋胡須,中氣十足,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吳文炳?許多人都吃了一驚。這個翰林院的老家夥怎麼出來了?

大金科舉沒有像後世明清那麼嚴格,在進士得中後,普通到便分配到下麵的州、縣任職,而成績好的,如三甲及前二十名等,一般要入翰林院,任編修之類的。幾年後便放出去,到尚書省各部任職。即使是下到各州,一般要要任州長史或知州之類的,勝過一般進士。可以說,翰林院,算是更高級人才的後備庫。

翰林院的進士們雖然是“天子門生”,但當皇帝的一般水平有限,有的連狀元是誰也叫不上名字。真正掌管翰林院的,便是掌院。現在出現的這位吳文炳大人,原來就是翰林院掌院,而且曾任掌院十五年,門生故吏滿天下。目前吳文炳雖然已經致仕,但影響力還是極大的。他算得上大金朝一個比較超然的人物。

完顏玉都雖然對這些讀書人不怎麼感冒,但人家老頭親自出來擺酒,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何況在他身後的撻黎不斷低聲催促他,要趕緊下馬,對“吳老”要恭敬一些。

完顏玉都撇了一下嘴,深吸一口氣後,有些不情願地開始了表演。隻見他翻身下馬,微弓一下身子,急急向前趕去。最可笑的是,為了表現對老頭的尊敬,完顏玉都彎身小碎步而行,一點也沒有龍行虎步的姿態。

凡成大事者,沒有一個不是演戲高手。完顏玉都也是如此,他在人前,絕非像私生活那般不堪。否則的話,生性暴戾的他絕不會是完顏玉生的競爭對手。

這位“猛將兄”邊走邊謙恭地道,“吳老先生,玉都怎敢勞您老人家大駕!快快起身。”說著,完顏玉都便趕到吳文炳麵前,將那碗酒雙手接過。

“老朽與今年諸考生,聞二殿下得勝歸來,使我大金揚威邊陲,我等喜不自勝,欣欣如也。故在此得勝橋為殿下擺好了慶功酒,請殿下滿飲這幾碗酒,以壯行色!”

老頭說著話,滿臉的期許、期待之意。完顏玉都一看後麵的諸位年輕書生,臉上都是激動之色,眼裏全是小星星。有的甚至為見到了“偶像”而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完顏玉都甚為得意。他本來就酒量驚人,這一下豪情頓發,當即端著酒衝吳文炳一點頭,又將酒碗衝著四周的群眾晃了一下,便一飲而盡。

喝完後,完顏玉都還將酒碗向下控了一下,果然喝得幹淨,一滴酒也沒滴出來。周圍的大金百姓,爆發出一陣陣喝彩之聲。

“壯哉!”吳文炳歎道,“我大金人才鼎盛,昔有宗弼(即完顏宗弼,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金兀術),今有玉都,雄冠一時,名傳於世……”老頭一激動,居然當場吟詩作賦。你還別說,老頭水平絕佳,這一篇賦作下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連完顏玉都這不怎麼懂詩文的人,也覺得好聽。

在百姓的喝彩和吳文炳的歌賦下,完顏玉都更是得意,將三碗酒全部喝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