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室得到的第二個消息,就是武衛帥的人選已經確定,乃完顏雍的堂弟,渤海郡王完顏且合。完顏且合年屆六十,在朝中算得上德高望重。完顏雍登位時,西夏曾趁大金政局不穩而東侵。年輕的完顏且合率軍參加了那幾年的血戰,並在戰爭中成長起來。他成為邊關統帥後,徹底穩定了大金與西夏的邊界。
不過,十年前,完顏且合便以年老體衰為由,辭去軍中職務,並婉拒了完顏雍留在中都的恩典,安心到渤海郡去享福去了。完顏且合避居後,一直非常低調,從不談國事。隻是讀書種菜,過著田家翁的逍遙生活。若不是老皇帝突然提議,人們幾乎差點忘了還有這麼一位老臣。
對於完顏且合出任武衛帥,朝中之人都沒什麼意見,算是各個派係都能接受的人物。
說完這些後,兀室還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六殿下,左相還讓我將這封信交給你。”
完顏玉生好奇地打開信封,看了一眼後,汗都下來了,急忙將其遞給宋錚。
宋錚看到信後也不禁色變,問道,“左相說什麼沒有?”
兀室回道,“什麼也沒說,隻是說將這封信交給六殿下。”
宋錚揮手讓其出去,不禁沉思起來。
原來,這封信是章宗寫給右相完顏完顏京的。信非常短,“世叔右相閣下:吾昨日一夢,與世叔暢遊秦地,睹法門寺之盛景,觀太白山之巍峨,瞻大雁塔之風光,後又登西嶽之絕頂,踏驪山之祖龍。暢美之際,忽爾夢醒,悵然若失。昔太祖圖宋,得晉冀之廣袤,見黃河之浩蕩。每思太祖之功,心向往之。今不肖侄欲與世叔把酒鹹陽橋而不何得,不勝歎婉。不肖侄兒章宗再拜。”
這封信是宋錚初到鐵達木營時,給完顏玉生和章宗出的主意,讓完顏玉生給朝中主戰勢力寫信,表示自己並非沒有開疆擴土的心思,隻是認為應該圖謀關中,而非更為強大的大齊。想以此舉,分化完顏玉都的勢力。
幾個人再次商定後,覺得由完顏玉生出麵不可行,改由章宗寫信。大金高層都知曉,完顏章宗是完顏玉生的貼身智囊,就像知道撻黎緊跟完顏玉都一樣。所以,章宗的態度就差不多代表完顏玉生的態度。
至於寫信的對像,便直接選擇了朝中主戰勢力的代表,右相完顏京。完顏京同是完顏部人,按輩分是完顏章宗及其兄完顏章壽的叔輩。所以,章宗才在信中稱其為“世叔”。
信寫好人,鐵達木便差人送到了中都。現在完顏京將這封信交給了左相完顏章壽,輾轉回到了完顏玉生手中,頗為奇妙。
“當時,章先生是否又寫信向其兄說明此事?”宋錚麵色嚴肅。
“這種事哪敢瞞著左相!”完顏玉生道,“章先生覺得自己的陣營內不先溝通好的話,不宜采用這種行動。於是,當時寫了兩封信。一是給完顏京的,二是給其兄的。向其解釋這樣做的緣由,以及將來成功得位後的國策。給完顏京的信,應該左相看過以後,才給右相送去的。”
宋錚長籲了一口氣,這個關鍵時刻,就怕自己人內部出現問題。既然完顏章壽看過了信,那就說明他同意這麼做了。那麼,完顏京把信退給完顏章壽是什麼意思呢?這封信顯然是完顏京退回來的,他又為何選擇這個時候退回來?
“是不是完顏京對我等的想法不屑一顧?還是他認為可用這封信來分化主和陣營?”完顏玉生問道。
宋錚搖了搖頭道,“都不一定。完顏京這麼做,可能是因為完顏璟現在地位突升,主戰派想與我們講和,先搞倒完顏璟再說。”
宋錚又沉思了一會兒,方道,“不知顏兄注意到了沒有,左相在給兀室這封信的時候,什麼表示也沒有?”
完顏玉生點了點頭。
宋錚嘴角上翹道,“沒有表示,就是說明不置可否。我覺得這有兩層意思,一是說左相本人的態度對此不置可否,既不明確反對圖謀關中,卻也不太支持。另一層意思可能是右相完顏京,對此同樣不置可否。完顏京也許認為這是你的權宜之計,也許認為你的想法或可實施。”
完顏玉生皺眉道,“這不相當於沒說嗎?”
宋錚嘿嘿一笑道,“沒有態度就是一種態度,所以你眼下要給你父皇上一道奏折,反對那個李邕熙嫁給完顏玉都。”
“哦?父皇已經讓禮部議定婚期,我這次上書,豈不是自討苦吃?”完顏玉生一臉不解。
宋錚笑嘻嘻地道,“非也,顏兄聽我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