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錚嘿嘿一笑,“管他什麼禪,隻要不是花和尚就好!”說罷,不待陸嬙著惱,便飛快地開門,向樓下跑去。這廝一邊跑一邊就想抽自己嘴巴,明知道陸嬙不應該招惹,卻還口花花,盼著這個傻妮子,別真的被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迷住。
奉陸恒山夫婦之命來“泡”他們的女兒,宋錚也算光榮完成使命!這廝來到前廳,和陸恒山夫婦打了聲招呼,說陸小姐已經好多了,然後便溜之大吉。
幾天之後,也就是大齊正元八年四月初,宋玨被正式任命為密州文院總教習。在宋玨的提名和支持下,於化文被任命為副總教習。至於同學會會長之位,在姚長青和賀恩澤離開文院後,應該由宋錚來繼任。不過,宋玨由於升任總教習,宋錚為了避嫌,不方便幹同學會的活。再說,宋錚對此也沒什麼興趣,直接就撂挑子了。後來,由於化文提議,新推選了二組一位叫廖明覺的學生任同學會長。廖明覺顯然知道宋小公子在文院的影響力,所以很謙恭地前來拜訪了一次。宋錚乘機推薦了對同學會頗有興趣的貝樂業。小貝同誌興高采烈地上任副會長,成為文院有始以來第一位出身“雜科”同學會“領導”。
時光如水,時間很快便到了六月中旬,宋錚參加了在密州文院舉行的秀才考試。這一段時間,他一邊練習騎馬,一邊學習刀譜。他專門讓武院的器所用精鋼打造了一把又細又長的刀,其樣式取自後世彎刀,與馬刀有些相似之處。《震元刀譜》的許多招式頗為巧妙,用這種彎刀更容易將精巧的招式使出來。更重要的好處在於速度。比起這個年代通行的鋼刀來,使用彎刀可將速度提高四分之一,這可是了不起的成績。
當然,宋錚設計的這種彎刀,對鋼材的要求還是非常高的。大齊朝煉鋼水平畢竟有限,最初打出來的刀在硬度和柔韌性上有比較明顯的差距,宋錚隻好將刀加寬加厚,試驗了四五次,才找到一個最佳點:硬度和柔韌性勉強達到要求,重量上則要輕一些。
至於射箭,宋錚則專門設計了一種小半號的弓。這種硬弓隻有兩尺半長度,所用的箭也僅是尋常箭的三分之二。隻所以如此,一是考慮宋錚目前的力氣和身材,二是為了追求靈活性。弓小箭短,射程和準確性上就差了一些。不過宋錚這廝悟性還是有的,很快就將這種小箭練到了普通弓箭的水平。
對於騎馬,宋錚所知不多,隻好按照初洪武等人的教導,慢慢地提高馬技。
比起以上諸項來,反倒是讀書更輕鬆一些,原來宋書呆的十年苦功可不是白下的。相當於宋玨把一個書櫃塞進了宋書呆的大腦裏,新的靈魂好像是個指揮官,靈活地調動已經儲存起來的知識。所在在秀才考試中,宋公子“下筆如有神”,再加上漂亮的書法,使他的考卷成為今年的範例。
六月二十五日,宋錚以密州文院頭榜頭名的成績,考取了秀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