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九)(1 / 2)

這是塔台最後所接受的訊息,李南屏幾乎是在近抵黑貓中隊自家門前被擊落的。台灣的地麵雷達,當時掃描到汕頭外海有目標下墜,顯然那就是李南屏座機的殘骸。

於是台灣方麵趕緊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膽的海空大搜索,希望李南屏能從殘骸中跳脫逃生,結果一無所獲。

得知漳州之戰打下來的竟是國民黨空軍的頭號王牌飛行員,劉亞樓和成鈞大喜過望。

連連失利,美國和台灣又開始變花樣。1964年9月,黑貓中隊接收一套新的電子反製設備——“13號係統”。這種“係統”隻要截收到雷達的訊號,就開始傳送錯誤的訊號,讓薩德二式導彈追蹤到另一個錯誤方位。

1964年11月17日,內蒙古薩拉齊二十四頃地,這個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的小村裏,突然來了一大車人。從車上下來的人都身著藍色工作服,上麵印著“地質勘探隊”的字樣。

當地人議論:“我們這裏地下可能有石油,地質勘探隊來勘探了。”所以當地老百姓叫他們“打井隊”。其實,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導彈一營的官兵們,他們奉命專門來打敵u-2飛機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國在西北地區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11月初,美國中央情報局又派兩架u-2在台灣執行任務,其首要目標是蘭州,任務落在了國民黨空軍少校王錫爵的身上。

一天夜裏起飛後,剛飛3小時,駕駛艙內的儀表燈全部失靈,隻剩一盞小燈可以判讀領航圖。王錫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驚無險地返航,可是卻暴露了u-2的夜間行蹤。

幾天後,王錫爵又飛了一趟蘭州,就在飛進目標區50公裏內時,薩姆導彈預警器突然亮起,“13號係統”電子反製設備也開始報警,“黑色女諜”正準備轉身逃跑,突然,一道閃亮的光芒刺得王錫爵睜不開眼。

驚魂未定的王錫爵趕緊設定自動航向儀返航,東方現出魚肚白時,終於在桃園機場落地,他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紅外線照片顯示,地麵至少發射了三枚薩姆二式導彈,是“13號係統”救了王錫爵一命。蘭州作戰失利,空軍領導機關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和部隊指戰員研製“反電子預警2號”,隻用了56天就製出了樣機。

1965年1月10日,台灣國民黨空軍第五聯隊35特遣中隊少校飛行員張立義奉命入大陸偵察。行前,上司給他吃定心丸說:“這次是按最新情報定下的航線,航線上絕對沒有共軍的飛彈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