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做人有魅力——個人形象很重要(2)(1 / 3)

如果你未能明白你的終生事業是什麼,那麼你注定是一個窮人,注定整天為些小事奔忙,這樣其實是很迷惘的,沒有意義的。

對於青年人來說,不是能不能做什麼事,而是更適合做什麼事,當我們在確定自己往哪方麵發展之前,建議各位朋友,先問清楚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①我對哪方麵的事物最感興趣?

②我的性格適合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什麼形式的工作?

③我的特殊能力是什麼呢?

④我的性格、我的特殊能力最適合通過什麼工作來發揮?

⑤我選擇這份事業,我能一直堅持下去嗎?

做事之前,這些問題都應該用心地搞搞清楚,因為這是對自己的事業負責,對事業的發展負責,這直接關係到你以後的人生。人生其實就是一係列的選擇,是選擇失敗還是成功,選擇前進還是後退,選擇這樣還是那樣,能正確做出選擇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功者,希望你是其中的一位。

一個有魅力的人,應該是個事業有成之人,而事業有成,與自己對事業的責任感是分不開的,一個勇於擔當事業責任的人,至少應該擁有一份執著。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有發展,才能有成就。

(5)對社會的責任

一個有魅力的人,不僅能擔負起自身的責任,還要能為社會承擔責任,因為社會不僅是公共的,也是每個人的。

劉永好先生曾說:“我必須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隻有農民富了,中國才算真正的富了。”因此他把企業的服務方向,鎖定在為農民增產上,為農民開發出了多種能提高產量的飼料,造福於民,造福社會,自然也就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回報。

在菜市場上,有些商販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缺斤少兩,往肉裏注水,或在秤盤下麵放塊吸鐵石等,他們隻為那一點錢負責任,全然不顧及別人,也全然不顧及社會,最終隻會遭到社會的唾棄。

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先生,為了增強中國人才在世界競技場上的競爭優勢,他發誓要讓三億中國人說一口漂亮的英語,他的民族氣節使他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對社會的責任,十多年如一日,李陽先生的這種行為真的是可歌可敬。

人作為萬物之靈,既是自然人,也是社會人。作為社會人,無論在什麼樣的社會形態中,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會關係的組成部分,所以也應該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

4.選好服飾,打造完美形象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個人形象已成為一個人走進社會的資格證書,有時候,這甚至比工作經驗更重要。要記住:你的形象也會影響到你的工作和人生,要塑造良好的形象,服飾是很重要的一環。

在人際交往中,穿戴整潔的意識形成優雅從容的風度,而衣衫襤褸、衣冠不整則使人感覺齷齪、猥瑣和局促不安,缺乏尊嚴和莊重感。

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裳。”在很多應酬中,人們都有以貌取人的勢利天性。你的外在形象,直接影響著別人對你的印象,你穿得氣派,無形中就抬高了自己的身份,別人覺得有利可圖,就容易答應你的要求;你衣著寒酸窩囊,別人認為無油水可撈,就可能一口回絕你的請求。

一個人如果穿著得體,就會給人一個好印象,它等於是在告訴大家:“這是一個重要的人物,聰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賴他。”反之,一個穿著邋遢的人,給人的印象就很差,它也等於是在告訴大家:“這是個沒什麼作為的人,他粗心、沒有效率、不重要,他隻是一個普通人,不值得特別尊敬。”

一個人,不合身份的穿著,會讓別人對你產生很輕浮的印象。如果一位學生開著名貴汽車,或者使用價格昂貴的打火機,就難免讓人覺得輕浮,因為這種不合身份的舉動不舒服。

一個人的服飾具有“延伸自我”的特征。如果一個人的服飾差距過大,就會令人有“不完整人格”的印象。比如,衣服和鞋子都是高級品,而腰帶卻是廉價品的打扮,就會令人產生不自然的感覺,甚至懷疑你是一個詐騙犯。

莎士比亞說:“服飾往往可以表現人格。”世界著名的服裝心理學家高萊講:“著裝是自我的鏡子。”的確,在人際交往中,服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身份、職業、收入、愛好,甚至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思想情感等非語言信息。

此外,體形臃腫、衣著缺乏品位和姿勢不雅等等,同樣是造成負麵形象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們除了經常檢查自己的儀表之外,還需要注重整體的協調感。

臉部的表情是影響相貌的重要因素。你可以站在鏡子前努力練習,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和藹可親,而不像凶神惡煞似的。這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得到的。

人的第一印象是最不容易磨滅的。長相凶惡的人誰也不喜歡,沒有自信的人總是讓人覺得縮手縮腳。有些人就很容易博得別人的好感,無非是外貌特征給人留下好印象罷了。

作為一個上班族,每天早上一定要站在鏡子前看看自己的臉,是精力充沛的,還是一副宿醉未醒的樣子?如果早上起來就一臉沒精打采的樣子,最好先振作一下精神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