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富有挑戰又不脫離實際,既放眼未來又明確具體(1 / 3)

太簡單的、太容易實現的人生目標沒有什麼意義。既然是人生目標,就該有足夠的挑戰性。應該盡量放開思路,站在更高的起點上,給自己設定一個富有挑戰性的目標,這樣才會有努力的方向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切不可做“井底之蛙”,不願到更廣闊的天地裏參與競爭。

當然,有挑戰性的目標也意味著有無法實現的風險,但隻要為此而努力過了,就無怨無悔。愛因斯坦雖然沒有發現“統一場論”,沒有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他還是在理想之路上獲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階段性成果——發現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並啟發了後來者繼續他的偉大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因斯坦的理想雖然沒有實現,但仍然值得所有人敬佩和讚歎。

比爾?蓋茨在訪問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時,一位高中學生問他:你的理想是什麼?比爾?蓋茨說:“我從小的夢想就是把計算機做成一個完美的工具,這也是我畢生的追求。現在,我已經走完了一半的路程。我希望,我最終結束工作的時候能夠完全實現這樣一個夢想。”

比爾?蓋茨花了三十年時間,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走完了“一半”的路程。此時,在職業生涯剩下的若幹年裏,他是否能圓滿地完成他的目標已經不再重要了,因為現在世界上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在追隨和分享著他的理想。比爾?蓋茨的理想之路同樣值得欽佩。

選擇人生目標時,要盡量選擇長遠目標,眼前的目標並不是最佳的選擇。例如,對於學生來說,進入好學校確實能夠增加找到好工作的機會,但這隻是短期的目標,你更應當在意的不是你從哪所學校畢業,而是你有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

對大多數人來說,“考上名牌大學”或“進入知名公司”都不是正確的人生目標。所以,“考不上”或者“沒進去”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隻要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和方向,並且懂得珍惜時間和學習機會,一樣會有成功的機會。在盡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的同時,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認識到人生的目的地在哪裏。這樣才能在理想和人生目標的指引下取得成功。

製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時,要回答兩個最為根本的問題: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做什麼事?

人生目標必須明確、具體,不能隻是口號或空話。要把目標定義為清晰的方向。例如,如果你想當作家,那麼,你是想要寫小說呢,還是想成為專欄作家,抑或想成為自由撰稿人?隻有盡可能明確的人生目標才能更有效地指引你前進。

對自己的目標還要做出及時的調整。如果奮鬥的結果超出了自己的期望值,就可以把期望值適當提高;如果沒有,則可以把期望值降低一些。達到一個目標後,可以再製定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失敗時,也要坦然接受,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人生短暫而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也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的思考結果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自己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是,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因為你的內心與直覺知道你最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的判斷與之相比都是次要的。

大仲馬說:“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人生的海洋寬廣而深邃,有了目標,才不至於走入迷途,不至於在驚濤駭浪裏不知所措。明確的人生目標是指引人生的“羅盤”,主動權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無論你能做什麼,或夢想能做什麼,放手去做吧!勇氣蘊含著天賦、才能與魅力。”讓歌德的這句名言激勵大家追求理想,走向成功!

一位中文係的研究生參加了一次高考語文的閱卷工作,有一道題目是要求考生用時間為主語,造出兩個比喻句。他所在的閱卷組裏,老師們評價了考生的三種答案:第一,有學生寫道:“時間如航船,載我們去勝利的地方。”眾老師評論:這學生的人生觀多積極呀,年輕人就是應該去奪取勝利嘛──給高分。第二,有學生答題:“時間如金錢,給我們創造物質財富。”眾老師評論:是呀,這學生是明白應該珍惜時間的──給高分。第三,又有學生寫道:“時間好比我們手中的沙子,從我們手裏漏去,從此不再歸回;時間就像一列列車,載著我們,經過無數的人生小站,最後抵達死亡!”眾老師評論:瞧瞧這學生,人生觀怎麼這麼灰暗呢?現在的學生,思想不如我們那一代積極向上了。還有一個年長的老師歎道:死呀死呀,幹嗎要談死,一點都不樂觀。這位研究生寫道:“那老師作勢欲揮筆,我看這個學生要遭厄運了,忍不住說:‘可這學生文筆不錯,想象力也不賴呀。’‘人生觀這麼灰暗,怎麼行!’她驚訝而真誠地瞪了我一眼,‘思想多不好呀。不行不行!’她的筆落在考卷上,我延頸一看,這個‘人生觀灰暗者’得了一個鴨蛋。”